google广告

非耕地日光温室架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由于具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洁净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可利用非耕地生产蔬菜等优点,故在我国迅速发展。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产教研发中心于200…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由于具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洁净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可利用非耕地生产蔬菜等优点,故在我国迅速发展。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农林产教研发中心于2009 ~ 2011 年,采用非耕地下挖型砂石墙日光温室开展了架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在几年的示范推广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创新和总结,使该技术达到实用、适用、成熟和完善,现已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亩均效益达到1.5 万元以上,实现了高效与优质、节水的统一,为农业增效开辟了新的途径。
 
1 架豆对温室环境的适应性
架豆喜温暖,种子发芽适温20 ℃ ~25℃,幼苗期适宜温度18 ℃ ~ 20 ℃,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18 ℃ ~ 25 ℃,温度过高容易落花落荚。架豆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基质湿度60% ~ 70%,低于这个标准,生长不良,水分过多,根系呼吸受阻,产生沤根。非耕地砂石墙下挖型日光温室具有采光好、升温快、蓄热和保温性好等优点,完全能够满足架豆的生长。
 
2 定植前准备
2.1 栽培基质的准备。
每亩准备约3 000m2玉米地的秸秆, ( 发酵好后折合10 ~14 m3),菇渣8m3,鸡粪3 m3、牛粪8 m3,炉渣12 m3(过筛)。将玉米秸秆粉碎后与菇渣、鸡粪等有机物混合用水浸湿(含水80%以上),1 m3 基质中加入过磷酸钙3 kg(含量16%以上)调节酸碱度,堆成高1.5m、宽3 ~ 4 m 的堆,上盖塑料膜进行高温发酵,每7 ~ 10 d 翻料1 次,并根据干湿程度补充水分,当料充分变细、无异味时即为发好。然后将发好的有机料与过筛的炉渣按7:3 比例混合配制,另外还可在混合料中加入1 ~ 2 m3 洁净的河沙,增强保水性。根据混合料总量,1 m3 基质料中加入有机生态添加肥1.5 kg、硫酸钾复合肥0.5 kg 做底肥,敌百虫原粉20 g、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 g,掺混均匀堆闷3 d后装料,如果是重复使用的基质,定植之前需添加发好的鸡粪、牛粪,将槽装满,并按1 m3 基质加入硫酸钾复合肥1 kg 、过磷酸钙0.5 kg 做底肥。
2.2 栽培设施建造
2.2.1 栽培槽。
一般采用地下式栽培槽,建槽前一周,清除田间杂草等,整平地面,浇1 次大水泡地,等能下地后按技术要求进行建槽,槽内径为60 cm、槽深25 ~ 30 cm、槽长6.5 ~ 9 m、槽间距80 cm、南北方向延长、北高南低,底部倾斜2°~5°,槽底开“U”型槽,槽底及四壁铺0.1 mm 厚的薄膜与土壤隔离。在槽间南端每2 槽间挖深50 cm、宽30 cm 的排水坑,排除多余水分,有条件的槽间走道铺膜、砖或细沙与土壤隔离。
2.2.2 供水系统。
利用半地下式蓄水池,安装微喷滴灌设施,每槽内铺设2 根滴灌带,在滴灌带上盖1 层0.1 mm 厚的塑料膜,在定苗的位置开口,膜可重复使用多年,地膜需每茬更换,地膜会粘附在滴灌带上而影响出水孔,膜的宽度与栽培槽宽一致。
2.2.3 消毒处理。
定植前15 d 装好基质并准备好栽培系统,用水浇透栽培基质,并用0.1%高锰酸钾喷洒架材、墙壁、栽培料,放风口设置40 目防虫网,然后密闭温室进行高温闷棚10 ~ 15 d。
 
3 栽培技术
3.1 育苗定植。
架豆根系再生能力差,为不耐移栽的蔬菜,采用1 次成苗技术,一般用72 孔穴盘进行穴盘育苗。架豆的种皮薄,不宜用温烫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800 倍液浸泡0.5 h,然后催芽点播。适栽苗龄15 ~ 20 d,定植株距30 cm,亩保苗2 500 株左右。
3.2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上采用“干花湿荚”的管理原则,对架豆不同生育阶段进行科学管理;追肥上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置,多钾、稳磷、控氮,100 kg 有机生态专用肥与20 kg 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定植后20 d 开始追肥,以每株0.005 g 用量为基础,开花结荚期提高追肥量,开花前适度控制水分,结荚时加强水分管理。
3.3 病虫害防治。
如管理不善易发生灰霉病、白粉虱为害。因此首要任务是加强室内的农业管理措施以防病为主。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及时采用15%的灰霉清烟雾,或喷洒500 ~ 800 倍的灰霉病克星药液。白粉虱防治以黄色板粘和药物除治相结合。

4 适时采收

开花后10 ~ 15 d 达到采收要求,即荚由细变粗,色由绿变白绿,豆粒略显,荚大而嫩。如底部因降蔓老叶过多可用剪刀剪去,增强通风,减少老叶带来的后患。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