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设施无土基质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设施无土基质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孙晓军1,王 强2,李翠梅3,盖江峰4,贝丽柯孜·阿西木3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2.新疆农…

设施无土基质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孙晓军1,王 强2,李翠梅3,盖江峰4,贝丽柯孜·阿西木3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2.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3.疏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疏勒844200;4.疏勒县农业局,新疆疏勒844200)

 采用无土基质栽培,可以有效克服土壤盐渍化、土传病虫害等连作障碍问题,并可减少农药用量,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品质,用于绿色蔬菜的生产。而以有机废弃物菌糠为主的无土基质栽培技术因其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处理简单,操作方便,产品品质优,成为喀什地区非耕地设施蔬菜栽培示范推广主要的形式。其次,辣椒是喀什地区各族群众喜爱的蔬菜种类之一,但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当地起步晚,缺乏适宜的辣椒种植品种。该试验通过对引进的辣椒新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于喀什地区设施无土基质栽培的辣椒品种,以期为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为“阪田316”、“大板金秀”、“川野”、“日本长川”,以“正佳1号”为对照,均为鲜食品种。试验温室为土墙钢架无立柱式,长80m,内径宽8.5m。有机废弃物菌糠采用堆积高温发酵处理50d,炉渣过筛、水洗。栽培槽采用下挖式,槽内径50cm,深30cm,长6.7m,槽间距70cm,槽底铺黑塑料与土壤隔离,槽内先铺5cm厚的粗炉渣作渗水层,用剪开的废旧编织袋将炉渣全覆盖,再用配方米基质装满栽培槽。栽培基质采用喀什地区推广使用的基质配方:菌糠∶河沙∶炉渣=5∶3∶2(体积比),定植前每立方米基质施入腐熟鸡粪20kg,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5∶15)2kg作基肥。灌溉采用重力自压式滴灌施肥系统,每槽铺设2条滴灌管,地膜覆盖栽培槽。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2村9组1号温室进行,采取无土基质秋冬茬栽培,2011年7月14日穴盘基质育苗,9月11日定植,11月11日采收,各品种生长期间环境保持一致。试验在同一温室内进行,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3次重复,定植株距40cm,双行双株“品”字型定植,每667m2 保留株数为5 600株,2012年3月25日拉秧。追肥在门椒长10cm左右时开始,隔10~15d追肥1次。
1.3 项目测定
维生素C含量测定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可溶性有机酸含量测定采用NaOH 滴定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法;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等采用记载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品种植株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参试的4个日本辣椒品种株高、幅宽显著高于“正佳1号”(CK),首花节位高差异不显著。在茎粗方面,“日本长川”、“大板金秀”显著高于“正佳1号”(CK),“阪田31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个辣椒品种叶色绿色或深绿色,株型均为直立型。表明4个日本辣椒品种在良好的基质栽培环境中,除“阪田316”茎秆相对稍弱外,试验品种各性状间差异不大,表现出植株生长健壮。
供试品种植株性状比较

2.2 供试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从果实横径来看,“大板金秀”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的果实纵径都在20.0cm以上,4个引进品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都在7.0以上,“阪田316”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4个品种均为长羊角形果实,长而大。从果实的果肉厚度性状看,“日本长川”显著高于对照,说明肉质稍厚,其它品种间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均表现为皮薄质脆、微辣。
供试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2.3 供试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大板金秀”维生素C含量最高,“阪田316”、“川野次之”,其含量分别比对照高74.5%、29.9%、16.1%,而“日本长川”维生素C含量低于对照10.9%。干物质各品种间含量相差不大;还原糖含量除“阪田316”与对照相同外,其它各处理都低于对照。
供试品种果实品质比较

2.4 供试品种产量及抗病性差异比较
由表4可知,“阪田316”、“大板金秀”、“川野”单果重分别比对照高27.3%、8.7%、26.9%,而“日本长川”比对照低7.9%。早期产量试验品种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阪田316”最高、其次是“川野”和“大板金秀”,最低是“日本长川”;总产量以“阪田316”最高、其次是“川野”和“大板金秀”,分别比对照高36.4%、22.1%和17.4%,“日本长川”则低于对照10.8%。表明“阪田316”、“川野”、“大板金秀”表现出较高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水平。通过对生育期辣椒白粉病和疫霉病调查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白粉病病情指数均高于正佳1号(CK),但相差不大,发病较轻,病指均未超过9.0;试验品种“大板金秀”、“日本长川”、“川野”和“阪田316”的疫霉病发病率比“正佳1号”(CK)分别低3.4、1.3、0.8、0.7个百分点。
不同品种产量及抗病性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辣椒是喀什地区设施蔬菜种植的主要种类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而品种是影响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设施蔬菜土壤栽培适宜品种的筛选,而设施无土基质栽培适宜辣椒品种的筛选报道较少。随着喀什地区设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限的耕地资源使得粮、棉、果、菜间争地矛盾不断加剧。无土基质栽培技术可在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进行蔬菜种植,理化性状良好的栽培基质,能有效地解决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的矛盾,充分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是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开展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筛选适宜当地无土基质栽培的辣椒品种就显得尤为迫切。白粉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会造成叶片、花、蕾大量脱落,植株早衰,导致减产,调查参试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白粉病病情指数相差不大,发生较轻,但在生产上仍要注意早防早治。辣椒疫霉病是新疆辣椒种植中威胁最大的病害,药剂防治效果不佳,土壤栽培的死秧率达20%~90%,参试品种在基质栽培条件下辣椒疫病发病率较常规土壤栽培明显降低,表明无土基质栽培对克服作物土传病害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该试验结果表明,4个参试日本辣椒品种株型均为直立型,植株生长旺盛,品种各性状间关系不大,果实均为长羊角形,纵径长达到20.0cm以上,果形指数达到7.0以上,果实皮薄质脆、微辣,均适应当地气候和消费习惯。“阪田316”茎秆相对稍弱,在管理上要合理控制水肥以防生长过旺、落花落蕾,对植株要吊绳扶蔓以防倒伏。但从品质、抗病性、前期产量和产量等方面综合考虑,“阪田316”、“大板金秀”和“川野”表现较好,表明“阪田316”、“大板金秀”、“川野”3个品种均可作为喀什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无土基质栽培的适宜品种。由于设施辣椒栽培的茬口模式多样,对品种特性的要求有差异。因此,对不同茬口模式筛选适宜辣椒品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