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福清市是福建省大棚蔬菜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椒类是本地大棚蔬菜主栽品种之一,目前大棚辣椒面积900 hm2 左右。大棚椒类在本地每年8 ~ 9月播种,次年5 月左右采收结束,每年种植…

福清市是福建省大棚蔬菜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椒类是本地大棚蔬菜主栽品种之一,目前大棚辣椒面积900 hm2 左右。大棚椒类在本地每年8 ~ 9月播种,次年5 月左右采收结束,每年种植1 茬。大棚椒类每667 m2 产量10 ~ 11 t,年产值约3 万元,毛利润1. 5 万~ 2. 0 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总结本地大棚椒类栽培技术,为大棚椒类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选择
1. 1 选种准备
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抗病性强、丰产、果实整齐度高、耐贮运、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大果型辣椒品种种植,以提高经济效益,如尖椒的迅驰、亮剑,甜椒的富裕、富民等品种。
1. 2 播种育苗
根据本地气候特点,一般在8 月初至9 月中旬播种。因目前大部分辣椒种子都带包衣,为降低用工成本,本地辣椒多采用干种直播后催芽。播种前,育苗穴盘要进行清洗,并用0. 1% 高锰酸钾溶液对穴盘进行消毒。可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为7: 2: 1 的混合基质,每10 kg 基质拌入10 g 甲基托布津剂混匀,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将基质装盘后待用。
目前本地多数大型企业都用数控温室大棚进行育苗,对于没有数控温室大棚的企业,则需建立专用育苗大棚。育苗大棚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棚顶需覆盖遮阳物。播种前10 d 深翻,之后再起成高20 ~ 30 cm、宽120 cm 的畦,充分整平备用。
播种时将育苗专用营养土装入消毒好的穴盘( 每盘50 穴,底部有小孔的专用穴盘) ,然后用手压实,用打孔器将基质扎深1 cm 左右,每穴播1粒种子,再均匀覆上珍珠岩或营养土,并用细水喷湿浇透,将盘穴整齐排放在苗床上。由于本地9 月气温较高,播种应选择阴天下午或傍晚进行。苗期做好浇水工作,培育壮秧壮苗。
1. 3 苗期管理
发芽初期要求温度较高,温度控制在22 ~26℃。苗出齐后应适当降温,温度控制在20 ~25℃,苗床土温保持在20 ~ 24℃。因为本地8 ~ 9月的气温常常高达35℃,至10 月气温依然较高,因而中午应盖好遮阳网,早晚拉开见光以锻炼幼苗的适应性。苗出齐后,要加大通风量,白天大棚的侧壁可逐渐敞开,晚上再盖好。育苗大棚要覆盖防虫网。
苗期注意控制好水分,遵循不旱不浇的原则,旱时则在晴天傍晚用喷壶点水,沿苗床小水浇灌,不浇大水,浇后注意放风排湿。切忌中午时间浇水。
苗期原则上不追肥,仅在定植前3 ~ 5 d 用0. 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促进幼苗茁壮生长。
 
2 定植
2. 1 整地做蛙
选择前茬未种过茄果类的大棚。因当地7 ~ 8月为台风多发季节,应选择未过茄果类的大棚,将棚顶的薄膜拆除,利用雨水淋洗土壤中的盐分以减少返盐现象。定植前1 个月覆盖棚顶薄膜进行高温焖棚。清除上茬残留物,并进行30 ~ 40 cm 的深翻土、晒白。将腐熟的鸡粪、硫酸钾、过磷酸钙按100∶ 1 ∶ 1 比例混合均匀作基肥,根据地力情况每667 m2施入混匀的基肥3 ~ 5 t,并深翻耙匀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做成高20 ~ 30 cm、宽120 cm 的畦,畦面铺设1 根滴灌带用以灌溉及养分补给; 最后覆盖黑色地膜,以防止杂草生长。
2. 2 定植
当苗龄达到75 d 左右,苗高20 cm,真叶8 ~10 片,并出现小花蕾时,选择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的壮苗进行定植。定植前先在覆膜的畦面沿滴灌带两侧按株行距40 cm × 50 cm 挖定植穴,穴深8 ~ 10 cm。定植密度不宜过密,原则上控制在每667 m2植2000 株左右。定植时间尽量选择在阴天或晴天下午15: 00 以后进行。定植时,应小心将苗株连土从穴盘中取出放入定植穴中,并填土压实以利苗根部土壤与空底周围土壤紧密接触,尽量做到畦面平整。定植后应及时浇水定根,1 周后再浇1 次还苗水,浇水时可加入72. 2% 普力克力防治根部病害。
 
3 田间管理
3. 1 温度管理
本地大棚椒类的还苗期一般为10 ~ 11 月,此时气温依然很高,有时甚至高达35℃左右,因此应适当降温,同时让幼苗多见光、通风,防止因棚内的温湿度过高而出现徒长。适时揭帘通风透气,尽量让棚内保持昼温28 ~ 30℃、夜温20℃ 左右。如若气温过高,可适当遮阳防止灼苗。11 月后气温下降明显,此时应除去棚顶的遮阳网,关好两侧的塑料薄膜,使棚温保持在白天25℃ 左右、夜间15℃左右。12 月到次年1 ~ 3 月为辣椒的结果期,外界气温较低,此时则更要盖好薄膜保温,并合理通风,确保棚内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间温度不低于10℃; 如若遇寒潮来袭导致温度过低,可适时熏棚保证合适的棚温,防止因棚温过低导致减产。4 ~ 5 月气温上升,此时应适时将边膜打开以利降温。
3. 2 水肥管理
当地大棚蔬菜的灌溉方式采用膜下滴灌。幼苗定植后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以保持整个生长期土壤湿润。因辣椒现蕾时,对磷钾的需求量增大,故追施磷钾肥是必不可少的。门椒坐住后,结合浇水每667 m2 追施复合肥0. 5 kg; 其后视植株长势及地力情况,每采收1 次果实,追施三元复合肥0. 5kg,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养分。
3. 3 修枝整形
当门椒坐住后,应及时打掉门椒以下侧枝,并用尼龙绳吊枝。对辣椒进行整枝时,当地多采用“三枝开心状”; 即在遵循自然分枝的原则下,剪除垂直生长的营养枝,使整个植株呈自然开心形。整枝的同时进行疏花疏果,将畸形果、无生产潜力的果实去掉,每株每层仅留5 ~ 6 个果实。到中后期,应在腋芽伸长前及时去除腋芽; 摘除植株底部一些病叶、老叶、残叶,以减少营养的消耗。
3. 4 保花保果
辣椒生长后期处于冬春季,温度光照等条件差,易造成落花落果,每667 m2 用0. 2% 磷酸二氢钾1 kg 喷花序1 次,可减少落花落果,保证丰产增收。
3. 5 采收
适时收获,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确保商品果品质,采收的果实应大小均匀,无畸形、病斑、虫斑,色泽光亮。迅驰辣椒单果重80 ~ 120 g,果实长度20 ~ 25 cm、直径4 cm 左右叶采收; 富民辣椒单果重250 ~ 300 g,果实长度12 ~ 14 cm、直径9 ~ 10 cm 时采收。采收装筐时,注意筐子要清洁、干燥、无污染,且盛放量适当,以免挤压造成机械损伤。采收罢园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回收地膜和滴灌带,把清理出来的东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4 病虫害防治
4. 1 病害防治
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灰霉病、青枯病等。①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做成深沟高畦,采用膜下滴灌浇水;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栽植前实行高温焖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 栽植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 在雨季前,清理温室、中棚四周沟系,防止雨后积水; 适时通风换气,调节大棚空气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或深埋。②药剂防治: 疫病发生初期每667 m2可用72%克露133 g 喷雾,安全间隔期7 d;或每667 m2 用72. 2% 普力克水剂60 g 喷雾,安全间隔期7 d。灰霉病发病初期每667 m2 可用扑海因( 50%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50 g 喷雾,安全间隔期7 d。青枯病每株可用400 ~ 500 倍77% 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300 ~ 500 mL 进行灌施,每隔10 d 灌1次,连续灌2 ~ 3 次。
4. 2 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虫害有温室白粉虱、红蜘蛛等。①农业防治: 用防虫网防止成虫进入大棚,也可在温室内引入蚜小蜂。②物理防治: 利用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每个棚室设黄板30 ~ 40 块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 温室在白粉虱发生初期,每667 m2 用3%啶虫脒乳油30 g 喷施,安全间隔期3 d,直到采摘期结束。对红蜘蛛喷药必须提早防治,即红蜘蛛点片发生初期,立即用用药液喷雾,可用的药剂有73% 克螨特乳油3000 倍液、20% 增效哒螨灵2500 ~ 3000 倍液。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