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哈密瓜丰产型新品种金蜜8号的选育

哈密瓜丰产型新品种金蜜8 号的选育 袁士臣1,刘兹萍1,岳一兵2,李劲松3 (1. 新疆宝丰种业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 2. 新疆绿色食品办公室乌鲁木齐830000; 3.…

哈密瓜丰产型新品种金蜜8 号的选育
袁士臣1,刘兹萍1,岳一兵2,李劲松3
(1. 新疆宝丰种业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 2. 新疆绿色食品办公室乌鲁木齐830000; 3. 海南省三亚市南繁技术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00)

1 选育目标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主要哈密瓜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选育的8601 和新疆石河子市炮台农场选育的86-1 2 个晚熟哈密瓜品种作为主栽品种,这2 个品种产量高、耐储运性好、品质优良,但商品外观不够理想,果形偏长,易产生畸形果,受气候和栽培管理水平影响较大。因此,选育商品率高,外观美,且能保持上述品种优点的新品种成为笔者的主要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2.1.1 母本母本K3-8 是用具有众多优良特性的农家品种哈密加格达和1 个自育的黄皮自育系杂交,经4 年7 代分离优选而成的1 个新自交系。该自交系全生育期110 d 左右,果实发育期55 d 左右;长卵形,中密全网,锈黄皮;橘黄色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6%,口感脆甜、清香,风味纯正;平均单果质量4.3 kg,极耐储运。坐果性佳,不易出现畸形果。
2.1.2 父本父本K1-2 是(阿拉尔黄皮×92 皇后)F1×秋黄皮红肉冬甜瓜,经8 代自交选优、纯化选育出的一代优良自交系。该自交系果皮橘红色,上覆墨绿色条斑,椭圆形果,平均单果质量3.6 kg;橘黄色果肉,口感松脆蜜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6%;种腔小,嵌瓤,耐储运性好。全生育期8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45 d 左右。坐果后20 d 即开始转黄,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底色变成橘红色,外观艳丽。
2.2 选育经过
2002 年冬天在海南选配组合,选配同类型组合15 个,2003 年夏季在新疆实验基地进行杂种优势测定,K3-8×K1-2 组合表现优异而中选。2004 年进行小面积多点示范,表现优异。2005-2007 年在新疆宝丰种业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8601,金蜜8 号商品瓜产量最高年份高于对照10%以上,3 年平均高于对照7% 以上。同时在甘肃、新疆、内蒙古哈密瓜主产区进行生产推广和示范,表现优良,深受瓜农喜爱。2006-2008 年参加新疆甜瓜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9 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蜜2009 第12 号。审定名称:新蜜43 号(金蜜8 号)。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5-2007 年夏季在新疆宝丰种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8601 为对照品种,按标准品种比较试验设置, 按当地生产方式进行管理,结果见表1。3 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金蜜8 号667 m2 平均产量为3 195.6 kg, 比对照8601平均增产7.24%,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4.7%,比对照高0.4 个百分点。果实短椭圆形,网纹好,外观美,商品率明显高于对照,符合当初育种目标。
金蜜8 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瓜区域试验
2006-2008 年金蜜8 号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瓜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对照品种为86-1。3年区试结果表明,金蜜8 号平均产量3 045.9 kg,比对照高4.99%;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1%,比对照高0.1 个百分点,边部8.0%,比对照高0.4 个百分点(表2);肉质细脆,风味好,抗性好于对照,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综合性状在区试中名列第1 位。
金蜜8 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瓜区域试验中的结果
3.3 各地生产试验示范与推广情况
从2005 年开始持续在各主要哈密瓜产区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示范,金蜜8 号综合表现优于品比试验和区试结果,尤其在干旱地区表现优势明显,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在16% 以上。2007 年开始在甘肃安西敦煌,内蒙古阿拉善盟和新疆所有哈密瓜产区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和推广,累计面积在1 万hm2 以上。因其表现高产稳产,商品率高,外观美,品质好,商品性好,又耐储运,深受瓜农、水果商及消费者喜爱,已成为目前哈密瓜主栽品种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4 品种特征特性
金蜜8 号属中晚熟哈密瓜品种,全生育期95 d 左右,果实发育期50 d 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果实短椭圆形,金黄色果皮上覆墨绿条带,中粗网纹密布全瓜;单果质量4.5 kg 左右,最大在8 kg 以上;橘黄色果肉,口感脆蜜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5% 左右,稍有纤维,风味纯正,品质较好,果肉厚度平均4.5 cm;种腔较小,嵌瓤,耐贮运。

5 适应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适应干旱少雨甜瓜产区露地种植,光照充足地区保护地种植。栽培模式可参照当地栽培习惯进行多种形式种植。(1)667 m2 保苗数露地爬地栽培不超过740 株,保护地立体栽培不超过1 300 株。(2)单蔓或双蔓整枝,每株选留1 果,单蔓整枝9~14 节留果,双蔓整枝7~10 节留果。(3)多施磷钾肥,果实膨大期加大供水量。(4)注意预防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5)该品种转黄较早,果实在八成熟以上方可采收,过早采收无法体现出品种的优良品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