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寒冷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多从早春开始,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常常遭受一些特殊天气的危害,有时关系到蔬菜生产的成败,会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在今年全球出现极端天气的大环境下,我省冬季少雪、气温低于常年是历年少有的,预防早春极端天气对设施蔬菜的影响更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关键。
连阴雨雪天气
天气特点
在早春寒冷季节,出现较长时间的阴天或雨雪天气,造成光热严重不足、低温。
危害特征
由于长时间的光照不足、低温和高湿,使保护地蔬菜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滞,严重时还要发生寒害、冻害、落花落果以致死秧;并使一些浸染性病害也容易发生和流行;另外,长期连阴雨雪天后如果突然暴晴,也会造成植株萎蔫或死秧。
危害规律
短时间(3~5 天)连阴雨雪天气危害比较轻微,超过一定时间(6~9 天)就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当露地日平均气温低于10 ℃时,温度越低,危害越重;当露地日平均气温低于0 ℃,就可能发生严重危害。
不同的蔬菜受害的程度不同:喜温性蔬菜比耐寒性蔬菜受害严重;同类型蔬菜的不同种类对低温的忍耐力不同而受害情况不同,如番茄比黄瓜受害轻;在蔬菜生育期中,苗期受害较轻,但刚定植的苗较差,成年株,尤其开花结果期受害重。
防护对策
防护对策
加强保温 由于早春连阴雨雪天气主要导致低温,因此,首先要加强保温,尽量减少设施内热量散失,维持较高温度。主要措施是增加覆盖物,如棚室外晚间盖双层草苫、棚室内加第二层薄膜,温室后墙盖草或四周盖塑料布。
短期补温 早春连阴雨雪天气造成低温主要是因为缺乏光热,因此,在外界温度很低时仅靠保温是不行的,必须采取补温措施,以保证生育的需要。喜温蔬菜正常生育期间,气温不能低于5 ℃,但补温的温度指标应为维持蔬菜基本生命活动的温度,不能过高(尤其夜温),否则,导致养分消耗过多。短期补温的措施主要是炉火补温、电热补温或暖气等。
加强病虫害防治 有针对性的根据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特点,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积极防治病害。如增温、降湿、药剂拌种、喷药等。
其它措施 在蔬菜安全定植期内回暖期的前期定植,以使秧苗及早扎根缓苗;减少或停止浇水,加强中耕;减少或停止放风,晚揭早盖草苫子,加强幼苗锻炼,进行药剂保果;调整设施类型比例,有条件时还可补光。
春季寒流
天气特点
春季在气温回升过程中,由于受冷空气入侵的影响而短时回落,出现大幅度降温骤冷天气(最低气温降到5 ℃、甚至0 ℃以下),即出现所谓“倒春寒”现象。
危害特征
由于降温幅度大,速度快,使蔬菜难以适应,正常生长受阻、受寒或受冻。
危害规威胁
寒流降温幅度越大,速度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重。一般短时寒流只危害地上部分,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 天)时也危害地下部分。塑料棚内蔬菜受害重,温室蔬菜受害轻。
防护对策
加强保温 弱寒流和短时较强寒流只要加强保温就行了,如盖双层草苫,围棚裙,覆盖双层膜等。
短时补温 时间较长的较强寒流除了加强保温还要进行短期补温,可用火炉,但必须设烟囱,防煤烟毒害。
其它措施 可采取加强中耕,提高地温,停止放风等。
大风天气
天气特点
达到或超过8 级风的天气。
危害特征
大风撕碎薄膜或摧毁整个设施,进而危害设施内的蔬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危害规律
风速越大,危害越大;在较空旷的新棚区易发生;晚春春风大的时候易发生;无墙无苫子设施受害重。
防护对策
科学放风 如果棚室内温度不过高,大风天气尽量不放风;如果棚室内温度较高,可以在背风侧放风,并随时观察风向,及时调整放风口大小及放风部位,避免风向转变把放风口撕开。
加覆盖物 棚室接受阳光部位都是塑料薄膜覆盖,大风天气对薄膜的强力吹打会使薄膜和压杆、压线磨损而撕开。因此,在大风天气,在棚室上加盖草苫、棉被等覆盖物,减少大风对棚膜的吹打。
加固结构 对棚室可能受风的部位进行加固,并随时检查地锚及压线状况,活动的地锚要用重物压牢。
其它措施 增加温室等有墙设施比例,提高设施抗风能力;在空旷棚群四周设立风障,减弱风速。
大雪天气
天气特点
降雪深度超过10 cm的天气。
危害特征
积雪重压摧毁设施,危害秧苗。
危害规律
降雪量越大,危害越重;设施跨度越大,坡度越小,受害越重。
防护对策
及时清雪 无论雪是否停,都要及时清雪,不使多积雪,并减少积雪溶化,防止对设施的重压。
加固设施结构 对设施内立柱等支撑部位进行检查加固,使之有一定抗压性。
及时修缮 当有设施被积雪压损时,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并进行护秧,以防整个设施的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