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李铜,刘康虎,刘水平,吕飞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西安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每667 m2 产值最高达到3.5 万元,大中棚早春茬番茄每667 m2 产值1.4 万元,大大激发了当地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但是多年来设施番茄重茬栽培,导致番茄病虫害发生严重,给菜农带来极大的损失。为确保番茄正常生产及设施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经过多年试验与生产实践,总结出设施番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耐低温、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生产中表现优良的品种有:
绒毛新秀大架、多毛、早熟深粉果番茄,群体中毛苗率占66.7 %,单果质量200~300 g。果形圆正,果面光亮,果脐小,硬度特高,不易裂果,商品率高。口感好,品质佳。对蚜虫、白粉虱、早疫病、晚疫病和病毒病有较强的抗性,适应性强。植株长势旺盛,连续生长和坐果能力强,适合保护地栽培。
雷诺102 无限生长类型,中早熟粉果番茄,叶量小,长势中等,具有较强的连续生长和坐果能力。果实硬度大,果面光亮,萼片肥厚伸展,商品果率高。单果质量200 g 以上,耐低温,抗番茄花叶病毒病和叶霉病,耐早疫病、晚疫病等。最适合保护地栽培。世纪粉冠王叶片较稀,光合效率高,在低温、弱光下坐果率高,果实膨大快,始收期早。抗病性强,高抗叶霉病、枯萎病和番茄花叶病毒病,抗灰霉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晚疫病发病率低,无筋腐病和类筋腐病发生,耐根结线虫。果实高圆形,大小均匀,无绿肩,色泽亮丽,单果质量200~350 g,果皮厚,耐贮运。
适宜日光温室、大棚早春、秋延后栽培,也可用于露地栽培。
金棚1 号无限生长型粉果番茄,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小,叶片较稀,茎秆细,节间短。果实硬度高,货架期长,长途运输损耗率低。果实高圆,果色好,幼果无绿肩,成熟果粉红色。畸形果、裂果、空洞果极少。果实大小均匀,一般单果质量200~250 g。高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叶霉病和枯萎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灰霉病、晚疫病发病率低,极少发现筋腐病。适合保护地栽培。
维拉无限生长类型,大红果,中早熟,果形圆正,果面光亮,果色红亮,商品性好,硬度极高,货架期长,单果质量150~180 g。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适合TY 发生地区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2 种子处理
先将种子放入50~55 ℃的温水中不断搅拌浸种10~15 min(分),然后在30 ℃温水中浸泡4~6 h(小时),再用10 %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 min(分),或0.1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分)左右,清水洗净后晾干,放在25~28 ℃的环境中催芽,2~3 d(天)即可发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 培育壮苗
育苗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25 %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 g 与10~15kg 禾本科植物田块表层细土混合,播种时1/3 铺于苗床底层,2/3 覆盖种子。或利用穴盘培育壮苗,早春大中棚育苗,苗龄60 d(天)左右,选用营养面积较大的32 孔穴盘;冬春日光温室一大茬栽培,育苗时温度较高,苗龄40 d(天)左右,选用50 孔穴盘。
4 苗期管理
早春茬栽培,播种后及时覆膜保温,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20~24 ℃;当有30 %种子出土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7~18 ℃;齐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间15 ℃;幼苗子叶展开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10~15℃;幼苗密度不宜过大,要及时分苗,2~3 片真叶期为番茄分苗的最佳苗龄,为促进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15~18 ℃;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 ℃,夜间13 ℃。在定植前7 d(天)适当通风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夜间温度为10~12 ℃,防止徒长。
5 定植
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宽80 cm,窄行宽50 cm,垄高25~30 cm,双行定植,株距33~40 cm。西安地区3 月上中旬当大中棚内10 cm 地温稳定在12 ℃以上时即可定植,每667 m2 定植3 000~3 100 株;9 月上旬定植温室一大茬,每667 m2 定植2 500~2 600株。定植时浇透底水,定植后密闭缓苗。
6 田间管理
6.1 温度管理
早春定植后5~7 d(天)内要密闭大棚,促进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如果超过30 ℃必须通风降温;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在20~30℃,夜间温度不低于12 ℃;结果期,白天温度在22~30 ℃,夜间温度在12~17 ℃。
6.2 水肥管理
严禁大水漫灌及阴天下午浇水,提倡膜下灌溉。第1 穗果坐果之前,原则上不浇第2 水,对营养生长相对较弱的品种,不提倡蹲苗,在第1 穗果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开始浇水施肥,采用一遍清水,一遍肥水的管理办法,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进行。每667 m2 追番茄专用冲施肥15 kg,前期追加氮肥,每667 m2 施用尿素10~15 kg;中后期增施钾肥,每667 m2 施用硫酸钾12~14 kg。
6.3 整枝
可采用单干整枝,及时吊蔓和去除侧枝。对于生长势弱、容易早衰的品种如金棚1 号,5~7 穗果时摘心,翌年春季利用顶部侧枝采取落蔓措施继续生长;对于生长势强的品种可以不摘心,使其连续生长和坐果。或采用双干整枝,主枝坐第5 穗果时留2个侧枝,每个侧枝留2 穗果,共坐4 穗果。
早春定植后5~7 d(天)内要密闭大棚,促进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如果超过30 ℃必须通风降温;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在20~30℃,夜间温度不低于12 ℃;结果期,白天温度在22~30 ℃,夜间温度在12~17 ℃。
6.2 水肥管理
严禁大水漫灌及阴天下午浇水,提倡膜下灌溉。第1 穗果坐果之前,原则上不浇第2 水,对营养生长相对较弱的品种,不提倡蹲苗,在第1 穗果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开始浇水施肥,采用一遍清水,一遍肥水的管理办法,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进行。每667 m2 追番茄专用冲施肥15 kg,前期追加氮肥,每667 m2 施用尿素10~15 kg;中后期增施钾肥,每667 m2 施用硫酸钾12~14 kg。
6.3 整枝
可采用单干整枝,及时吊蔓和去除侧枝。对于生长势弱、容易早衰的品种如金棚1 号,5~7 穗果时摘心,翌年春季利用顶部侧枝采取落蔓措施继续生长;对于生长势强的品种可以不摘心,使其连续生长和坐果。或采用双干整枝,主枝坐第5 穗果时留2个侧枝,每个侧枝留2 穗果,共坐4 穗果。
6.4 保花保果第1 穗花开始即采用20~25 mg·L-1坐果灵喷花,以后每2 d(天)喷花1 次。喷花注意不能重复,不能将药液喷到叶片上。高温(25~35 ℃)时药液采用较低浓度(20 mg·L-1),低温(15~20 ℃)时采用较高浓度(25 mg·L-1)。硬果类型品种药液浓度适当降低。一般第1 穗留3~4 个果实,第2 穗以上留4~5 个果实,其他多余的果实及时疏去。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7.1 农业防治及时拔除重病株,摘除病叶,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合理轮作,3 a(年)倒茬1 次,宜选择葱蒜类进行轮作。7~8 月前茬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枝和杂草,浇透水,高温闷棚7~10 d (天),每667 m2 用硫磺粉2~3 kg、敌敌畏0.25 kg 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温室1~2 d(天)后充分通风。
7.2 物理防治每667 m2 悬挂30~40 块黄板防治蚜虫,每10 d(天)在黄板上重复涂一层机油。在大棚或温室通风口覆盖60 目防虫网阻止蚜虫、白粉虱、烟粉虱、斑潜蝇、棉铃虫等害虫迁入。
7.3 化学防治做好田间监测,结合喷药防治,减轻病虫害发生。
番茄灰霉病,关键抓住定植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用药防治。一是定植前用50 %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喷雾保护幼苗。二是喷花药,在坐果灵稀释液中加入0.1 %的5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喷花。三是催果药,在浇催果水前或发病初期可用2 %武夷菌素水剂150 倍液喷雾,或每667m2 每次用40 %百菌清烟雾剂250 g 熏烟,或每667m2 每次用6.5 %乙霉威(万霉灵)粉尘剂1 kg 喷粉,喷1~2 次。
番茄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可用72 %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58 %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每7 d(天)1 次,连喷2~3 次。或每667 m2 用45 %百菌清烟雾剂250 g 于傍晚施药后密闭棚室。
番茄早疫病用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每7d(天)1 次,连喷2~3 次。
番茄叶霉病用2 %武夷菌素水剂150 倍液或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7 d(天)1次,连喷2~3 次。
防治番茄病毒病特别是TY 病毒,一是利用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及化学防治方法杀灭烟粉虱;二是杜绝在发病区引种购苗;三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棚外集中销毁或深埋,严防TY 病毒扩散;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应防蚜避蚜,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苗期和缓苗后用83 增抗剂(10 %混合脂肪酸)100 倍液各喷1 次;中后期用15 %植病灵(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硫酸铜混配剂)1 000 倍液或20 %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每7 d(天)1 次,喷3~4 次。
防治根结线虫、根腐病,在夏季高温季节,每667m2 用35~60 kg 石灰氮和4~6 cm 长的麦秸或菇渣、牛粪等1.0~1.5 t 均匀撒施,深翻30 cm。然后起垄,垄高30 cm、垄宽60~70 cm,覆盖薄膜,在膜下灌足水,膜四周压严,利用日光照射,使膜下土层温度达40 ℃以上,连续消毒20~30 d(天),可有效地杀灭各种土传真菌、细菌和根结线虫。
防治根结线虫、根腐病,在夏季高温季节,每667m2 用35~60 kg 石灰氮和4~6 cm 长的麦秸或菇渣、牛粪等1.0~1.5 t 均匀撒施,深翻30 cm。然后起垄,垄高30 cm、垄宽60~70 cm,覆盖薄膜,在膜下灌足水,膜四周压严,利用日光照射,使膜下土层温度达40 ℃以上,连续消毒20~30 d(天),可有效地杀灭各种土传真菌、细菌和根结线虫。
蚜虫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或25 %噻虫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剂8 000~12 000倍液防治,每7 d(天)1 次,连喷2~3 次。
防治白粉虱和烟粉虱,初发期可用25 %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杀卵,效果很好;对白粉虱若虫、成虫,可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斑潜蝇杀灭成虫可用烟熏法,每667 m2 用10 %敌敌畏烟剂500 g 熏杀2~3 次。叶面喷雾杀幼虫,当每叶片有幼虫5 头时,掌握在幼虫2 龄前用1.8 %阿维菌素乳油3 000 倍液,或20 %阿维·杀单(斑潜净)微乳剂1 500 倍液,每7 d(天)1 次,连喷2~3 次。
棉铃虫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或Bt 乳剂25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棉铃虫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液,或Bt 乳剂25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8 及时采收
番茄果实在80 %转色期及时采收,否则影响其耐贮运性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