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荣昌县引进翠冠梨和黄花梨,在昌元、广顺、峰高、安富、荣隆、龙集等镇街试种栽培成功,目前全县发展以翠冠和黄花梨为主的南方早熟梨面积达到800 hm2。由于所发展的区域海拔在500 m以下,南方早熟梨返青返花和早期落叶严重,导致果实商品质量差,制约了荣昌早熟梨产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单产低(仅270 kg/667 m2)、果实商品率低(低于40%),效益差(667 m2产值低于500元)的问题。经过近5年来的试验探索,当地总结出了标准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果实套袋、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 建园
1.1 园地选择
高效梨园要求建立在坡度25°以内背风向阳、土层深厚(80 cm以上)、保水保肥力强、地下水位低(100 cm以下)、台面宽度2 m以上、交通方便(靠近国省道)、能排能灌的缓坡区域。
1.2 土壤改良
建园时根据需要或参照重庆市标准化柑橘园建园标准规划出道路及排灌系统。栽苗前进行定植穴或壕沟改土,并施足底肥后回填。
1.3 苗木栽植
栽植密度一般为667 m2栽111株(株行距2 m×3m),错株栽植。栽植时期为落叶后至萌芽前,但秋季栽苗最佳,秋栽可缩短缓苗期。苗木栽植可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技术,即: 先在穴内垫一些细碎表土,施入一些腐熟农家肥,把树苗放入后埋上细碎表土盖上根系(一埋); 为防止苗根在穴内卷曲,埋土后将苗轻轻向上提一提(一提苗); 然后扶正苗木,踩实土壤(一踩),再填一层表土至苗的茎与根的交界处(二埋); 再踩实土壤(二踩)后浇水; 浇水后再培一层土呈丘状(三埋)。栽苗时,要求是分层填土、层层踩实、不窝根、不露根,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以根颈高出地平面10~15 cm为宜,并做好直径80 cm的树盘。栽苗后应立即浇水、覆盖,确保成活。
2 整形修剪
2.1 整形
主干粗度达0.8~1.0 cm以上的苗木秋冬季定植后,留50~60 cm高定干。翌年春季萌芽时,保留2个生长强壮的新梢,抹除其余新梢。到5月底至6月初,待新梢长到100 cm左右时,将保留的2个新梢分别向东西或南北方向,拉成70°~80°度的开张角度,呈“Y”字形,这2个新梢以后即成为两大主枝。当年冬季修剪时,在枝梢顶部弯曲部位短截,并抹去背生强芽。定植后第二年5月底至6月初,将两主枝上萌发的直立新梢,沿主枝两侧全部拉成水平状,以促进花芽的形成。第三年以后,把主枝两侧的结果枝,每隔40~50 cm培养成1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在主枝上的分布,上小下大,呈三角形。主枝的背上不能培养较大的结果枝组,大型枝组均匀分布在主枝的两侧。经过3年的培养,“Y”字树形基本完成。
2.2 修剪
2.2.1 夏季修剪
也叫生长期修剪。生长期修剪动用剪子较少,目的在于随着枝、叶、果实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和解决各种营养矛盾,保证生长结果的正常进行。主要修剪措施有抹芽、摘心、拿枝、扭枝、开角与环割等。
2.2.2 冬季修剪
也叫休眠期修剪,是落叶至发芽前进行的修剪。主要目的是调整树形,培养骨架,促发分枝,平衡生长和结果关系,实现稳产高产。幼树冬季修剪主要是对枝条轻剪缓放,拉平直立壮枝,利用当年抽发枝梢扩大树冠; 盛果期冬季修剪主要是控制树冠在预定范围内,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延长盛果期年限; 衰老树冬剪以恢复树势、复壮枝组为目的,采用回缩多年生枝、剪去部分花芽、疏去弱枝等方法促使梨内膛隐芽萌发来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幼龄梨园,行间种植豆科绿肥改良培肥土壤。成年梨园,推广梨园有机覆盖翻耕压绿,起到抑制梨园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疏松梨园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3.2 施肥
不同时期施肥量不同。宜掌握“旺树和小年树少施、弱树和大年树适当多施”的原则。施肥方法有环状沟施肥、放射沟施肥、条状沟施肥、多点状施肥等。
3.2.1 基肥
基肥在果实采收后的早秋施入,荣昌的梨园一般在9月上中旬施入,施肥量占全年40%以上。肥料种类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即株施100 kg腐熟堆沤肥或10 kg腐熟油菜饼和5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施肥方式为环状沟施入,这样有利于新根生长和恢复树势,提高发芽质量,对翌年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3.2.2 追肥
3.2.2 追肥
梨园追肥全年一般分3次施入,即在开花前、果实膨大前、采果前施入。花前肥在萌芽后到开花前的3月上旬施入,以氮肥为主,起到加快枝叶生长和提高着果率的作用,但对旺长树应适当少施氮肥; 壮果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的6月中旬施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采前肥在采果之前10 d左右施入,主要以磷钾肥配合施用,利于增进果实内在品质。
3.3 水分管理
在梨园遇旱时应及时灌水抗旱。尤其是树体开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是梨树的需水临界期,如果发生旱情应及时灌水抗旱,对当年和翌年产量及果实品质形成均具有重要作用。灌水办法有管灌和穴贮肥水法。由于梨树根系对土壤含氧量要求较高,因此,在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严防园地积水影响产量和树体生长发育。
4 花果管理
4.1 保花保果
(1)选择适宜的授粉品种(翠冠选择清香,黄花选择金水作为授粉品种)或多品种混栽; (2)在花期放养蜜蜂,一般每公顷梨园放养2桶蜜蜂为宜;(3)在盛花期喷布30~50 mg/L 九二○+0.2%硼砂+0.2%KH2PO4+0.2%尿素可显著提高着果率; (4)在新梢旺长期(4月底5月初)叶面喷施300~500倍15%PP333或200倍PBO,可明显控制新梢生长,提高着果率; (5)在6月底至7月初喷300~500倍15%PP333或200倍PBO可控制新梢徒长,形成大量花芽,能提高翌年产量,对幼树和旺长树促花特别有效; (6)高接授粉树或插花授粉等。
4.2 增进果实品质
(1)梨园增施有机肥; (2)在果实膨大期增施磷钾肥; (3)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疏果,使树体保持合理负载量; (4)实施果实有袋栽培技术体系;(5)根外追施磷钾(0.2%KH2PO4+0.3%尿素及微量元素肥料)。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为害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 黑星病、黑斑病、梨锈病、梨网蝽、刺蛾、梨二叉蚜、梨木虱等。
5.1 农业防治
冬季通过清园、翻耕树盘、枝干涂白、剪病虫枝等农业措施,减少越冬病虫源。生长季节则通过及时摘除病芽、剪除病梢、病叶及病果,控制再侵染源。
5.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果园使用杀虫灯、黄板等可有效诱杀桃蛀螟、食心虫、吸果夜蛾、蝇类、梨网蝽、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以减少为害。利用越冬成虫在杂草上越冬的习性,在秋季树干绑草把诱集叶螨、梨花网蝽等害虫在其中越冬,早春取下草把烧掉,可集中消灭越冬成虫。
5.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要抓住病虫防治的关键期,喷布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梨木虱在花前用毒死蜱1000倍或1.8%阿维菌素2500倍+10%吡虫啉2500倍等防治; 黑星病在谢花后至果实成熟前15 d,每隔15~20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大森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40%福星6000倍等药剂防治; 黑斑病在发病初期用1∶2∶200的波尔多液防病,中后期可用世高1500倍或福星6000倍或大生800倍或代森锰锌1000倍轮换交替使用防治; 梨锈病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 d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喷1次20%粉锈宁乳油1500~1800倍液,隔10~15 d再喷1次可控制为害; 梨网蝽在为害初期选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1.2%烟参碱1000倍液或1%杀虫素1500倍液进行全园喷洒,起到围歼的作用以提高田间防治的效果; 刺蛾在幼虫为害期选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制剂100亿孢子/每克菌粉或用Bt乳剂500~600倍液等喷杀幼虫; 梨二叉蚜在梨芽萌动露白至展叶初期选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20%菊乐合酯乳剂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喷防,在喷药防治时要充分保护和引放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峰等梨蚜天敌,以抑制梨蚜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