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番茄覆膜高垄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技术

覆膜高垄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技术是将无土栽培营养液技术引入到设施土壤栽培中,开发出了含有植物所需所有13 种营养元素且配比合理的土壤全价营养液滴灌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了肥料的…

覆膜高垄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技术是将无土栽培营养液技术引入到设施土壤栽培中,开发出了含有植物所需所有13 种营养元素且配比合理的土壤全价营养液滴灌肥,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了肥料的土壤残留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是一种优质高产栽培方法,同时适用于盐碱地、瘠薄地的改良栽培。现以番茄为例,阐述覆膜高垄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技术,其他蔬菜的栽培可以参照。

1 栽培设施
1.1 储液池或储液罐覆膜高垄滴灌栽培采用全价营养液肥滴灌, 因此栽培时需要配套营养液池。储液池用砖砌成或用混凝土现浇, 要确保池不渗水。池的大小根据栽培面积而定, 一般应保证≥1.5 m3/100 m2,每单元建1 座储液池。储液池最好建在设施的中央位置,使供液均匀。也可采用储液罐。储液罐的储水量为0.5~1 m3,底部高度高于地面50 cm 以上,以保证有一定的压力。
1.2 供液系统供液系统包括动力(每1 000 m2要用1 kW 的离心泵或潜水泵)、进液主管道、支管和滴头。主管为Φ40 mm 的黑色PE 管或PVC 管,在每一行装置主管与支管连接处安装一个供液水
阀控制该行装置营养液的供应量。整个系统通过灌溉机或水泵供水。小规模的也可安装高出地面的储液罐,通过水的重力自行供水。
 
2 茬口安排
覆膜高垄栽培为大棚栽培模式, 一年两茬,分别为早春茬、秋延晚茬。早春茬一般在上一年12 月中旬播种,12 月下旬到1 月上中旬育苗,2 月中旬定植,4 月中旬开始采收。秋延晚茬7 月中旬播种,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育苗,8 月中旬定植,10 月下旬开始采收。
 
3 播种育苗
3.1 品种选择一般选择中早熟、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如:强丰、早粉2 号、新番3 号、早魁、佳粉15 号、佳粉10 号、中蔬4 号、中蔬5 号、毛粉802、西粉三号、西粉八号、合作906 和合作908 等。
3.2 育苗床准备育苗地选择通风性好,病源少,营养丰富的沙壤土地。营养土的配制方法为园土+有机肥+河沙,比例为6 ∶ 3 ∶ 1。营养土消毒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硫菌灵等,用量为1 m3 营养土用药80 g。将营养土、药剂洒水拌匀后覆盖塑料膜3~5 天。把营养土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厚度为3~5 cm,待播。
3.3 种子处理按每亩15~20 g 称取种子。种子消毒可用温烫法,即在55 ℃的热水中浸泡10 分钟,也可用1%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分钟,或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 分钟。消毒后在常温下浸种4~6 小时,让种子吸足水分。然后用湿纱布包裹放在25~28 ℃的条件下催芽, 一般48 小时即有60%出芽,此时即可播种。
3.4 播种方法播种前10 小时灌1 次水. 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 然后覆盖营养土,厚度为1 cm 左右。播种后由于气温较高,应加盖遮阳网。
3.5 苗期管理播种后保持苗床含水量在80%~90%,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28 ℃左右,夜晚18~20℃。出真叶时进行分苗,移植入营养袋中。番茄育苗期间的温度控制应采取“三高三低”,即:播种时温度要高,出苗后、移植前降低;花芽分化期和移植缓苗期提高,缓苗后降低;白天和晴天适当提高温度,阴天和夜间降低。水分管理应该采取“两足两控”:播种水灌足,移栽水灌足;出苗后控水,移栽后缓苗控水。
 
4 定植和定植后管理

4.1 定植前准备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 000kg,整平地面,起垄。一般垄高25 cm,下底宽为70cm,顶宽40 cm,垄沟宽50 cm。垄顶定植2 行,行距40 cm(小行距),大行距80 cm。每垄铺设一条Φ10mm 的PE 管,中间安装迷宫式滴头,滴头间距为30cm,安装好滴灌设备后铺设地膜。
滴灌设备要成套,包括灌溉机(或储液池和潜水泵),供液主管道、供液支管道、迷宫式滴头等。安装好灌溉系统后, 如果设施土壤存在盐渍化现象,则先滴灌清水,将土壤中可移动的离子淋洗到土壤下层,然后灌溉全价营养液,使耕作层内含有适宜的全价营养成分; 如果是瘠薄土壤或正常土壤,则直接灌溉全价营养液。等土壤含水量低于30%,稍微疏松后,就可以播种或定植作物,定植后要再滴灌1 次营养液,等缓苗后,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滴灌营养液。但苗期最少1 周滴灌1 次,生长盛期每天滴灌1~2 次,滴灌量依作物而定。也可以在高垄上覆膜后,在膜上安装滴灌设施,在滴头(滴孔)处破开薄膜, 让水或营养液可以直接滴到土壤中,其他方法同上。
4.2 定植方法一般选整齐一致的秧苗, 脱下营养袋, 按40 cm 株距定植到垄上, 每亩栽苗3 000株左右。然后灌定植水,水不能淹根。定植后在垄上(40 cm 小行上)盖90~110 cm 幅宽的地膜,盖在苗上。在盖地膜前把垄台整平整细,方法是用一条长约30 cm、宽5~6 cm 的木板,把垄台、垄帮刮光。在每株秧苗处破开一纵口, 把秧苗引出膜外。在株间点施磷酸氢二铵50 kg/亩。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定植。
4.3 温度管理生长期天气较冷时, 应加盖覆盖物进行保温,整个生育期温度最高控制在35 ℃,最低15 ℃。
4.4 水肥管理在第1 穗果坐住以前应适当控制肥水,待第1 穗果坐住以后,可结合灌水浇营养液。
 
5 生长期管理
5.1 提高光照强度番茄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每天揭开棉被后,清洁薄膜,增加透光率。
5.2 温度调节尽量保持较高温度,不超过30 ℃不放风。缓苗后控制到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白天20~25 ℃,夜间15 ℃,这也有利于花芽分化。开花着果期以后,白天20~25 ℃,前半夜13~15 ℃,后半夜7~10 ℃,地温20 ℃左右,对番茄生育适宜。调节温度的方法靠放风和揭盖棉被,涉及放风时间早晚、长短,放风口开的大小,揭盖时间的早晚。
5.3 搭架或吊蔓自封顶品种植株矮小, 用小竹竿插在植株一侧,绑蔓1~2 次即可。无限型番茄必须插高架,用竹竿作架材,多次绑蔓。近年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遮光,改用尼龙线吊蔓,效果很好。
5.4 植株调整自封顶品种植株第5 片叶展开后,每个叶腋都会长出侧枝,第6 片叶发生第1 花序。将在第1 花序以下各叶腋发出的侧枝全部摘除,在主枝上留2 穗果,选一侧枝再留1 穗果,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密植情况下,为了提早采收,也可只留2 穗花序,即主枝侧枝各留1 穗果。无限生长型品种, 除主干外所有侧枝一律摘除,称为单干整枝。一般留4 穗果摘心。摘心不宜将果穗上部全部摘掉,应留2 片叶摘掉生长点,以免下部叶片老化卷曲。近年由于播种期提早,采收期加长,不摘心,任其无限生长,肥水充足,株高达2m 以上,7 月上旬以前能采收8 穗果实。
5.5 防止落花落果开花坐果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使用番茄灵或防落素,在1 个花序上有2~3 朵花开放时喷1 次即可。使用浓度需根据气温确定(见表1)。
番茄灵或防落素在不同气温下的稀释方法

5.6 疏花疏果打底叶小型品种每穗留5 个果,一般每穗留3~4 个果,其余连花带果全部疏掉。当第1 穗果实转色时, 应把果穗下部叶片全部打掉,可增加通风和受光程度,促进果实发育。
5.7 灌溉营养液浓度管理
1)营养液配方的选择。采用上海孙桥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土壤全价营养液配方进行浇灌,该肥料含有植物所需的所有13 种营养元素, 且配比合理。
2)灌溉营养液浓度管理。在番茄的不同生长时期,灌溉营养液的浓度应有所变化,通过营养液浓度的变化调节番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在定植后,营养液浓度适当低一些,以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开花后,提高营养液的浓度,促进生殖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营养生长太弱,可适当增加营养液浓度来促进营养生长。番茄整个生育时期灌溉营养液浓度的变化见表2。
番茄不同生育阶段滴灌营养液浓度

在不同生长季节滴灌营养液的浓度也应作适当调整,在冬季营养液的浓度可适当高一些,而夏季则必须降低。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苗期主要是防止根系病害。①药剂涂根。用刀切除植株感染部位,将灰克、速克灵等药剂调成糊状,涂于患处。②灌根处理。番茄定植后1 周内进行灌根处理,以防其烂根,一般在定植1 个月内灌2~3 次,所用的药物为霜霉威、促根剂等。病毒病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剂,有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防病效果较好的烟剂为霜霉威﹑多菌灵等。
6.2 虫害主要有烟粉虱﹑潜叶蝇﹑蚜虫等。可覆盖防虫网阻隔,悬挂黄板诱捕,套种甜瓜诱集,释放天敌昆虫(如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防虫效果较好的烟剂农药有异丙威、高效氯氰菊酯等。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