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水培技术研究
楚晓真1 卢钦灿1 董鹏昊2 刘慧超1
( 1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河南郑州450015; 2 荥阳市豫龙镇人民政府)
生菜学名叶用莴苣, 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因宜生食故又叫生菜, 营养价值高, 其维生素VA、VA1、VB2 及钙质、铁质含量都高于一些瓜果类蔬菜, 叶片脆嫩爽口, 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冷盘, 与番茄、黄瓜并列为温室无土栽培三大菜类。因其株形小, 生长期短, 适合水培, 是国内外水培蔬菜面积最大的作物, 我国各地大城市郊区均有种植。生菜喜冷凉, 不耐高温, 15~20℃最适宜, 5~25℃也可适应, 温度超过30℃生长不良, 极易抽薹开花, 能耐短时期的零下低温。本试验通过对生菜周年水培技术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为无土栽培生产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提供可能, 为大力发展无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1 材料与设施
供试生菜品种共有7 个, 分别是奶生一号、罗生一号、红生一号、美国大速生、意大利生菜、精选奶油生菜和现代舞裙。其中, 罗生一号和红生一号为红叶生菜, 其他均为绿叶生菜。育苗所用基质为蛭石。无土栽培设施主要包括贮液池、栽培床、输液管、水泵、定时器等。
( 1) 贮液池。按照栽培的品种和栽培床的面积, 设置一定容积的贮液池, 一般可按300~375m3/ hm2 比例进行设置,多用水泥池。贮液池要防止渗漏, 且要加盖。池内设置水位标记, 以便于控制营养液水位。回水槽的管口位置要高于营养液液面。
( 2) 栽培床。用砖、水泥或硬塑料做成栽培床, 床内铺塑料薄膜防渗漏。栽培床上覆盖聚氯乙烯板, 板上有栽植孔。待育好的苗插入栽植孔中时, 根系便悬挂于栽培床中, 床底的营养液不断缓慢流动, 使生长在栽培床中的根系处在黑暗和水、气及营养俱备的环境中。
( 3) 供液系统。由进液管、回液槽、水泵、定时器和部分管件构成。由定时器控制水泵的工作时间, 定时从贮液池中泵出营养液, 通过进液管进入栽培床, 供作物吸收利用, 然后经回液槽回流到贮液池内。通过间歇式供液方式, 满足作物对氧气、水分以及养分的需要。
2 试验设计
共设7 个生菜配方, 每个配方在生菜不同生育期又设几个不同浓度处理, 所设浓度分别为标准浓度的1/ 8 浓度、1/ 3 浓度、2/ 3 浓度和标准浓度, 7 个生菜配方如表1。微量元素配方( 源自生菜) :
1t 水配: EDTA 铁16.00g, 硼酸3.00g, 硫酸锰2.00g, 硫酸锌0.20g, 硫酸铜0.08g, 钼酸铵0.02g。表1 中的7 个配方为标准浓度, 我们试验先从标准溶液的1/ 8 浓度开始, 7 盒营养液按7 个配方序号依次标记为1、2、3、4、5、6、7, 每盒4 棵生菜苗, 盒上面放一泡沫板, 每个泡沫板打4 个孔, 孔略小于生菜营养钵, 以便固定生菜。在生菜生长过程中, 不断增加其浓度, 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其间对7 盒营养液配方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EC 值和pH 值共进行了4 次测定, 其结果如表2。
3 栽培技术
3.1 播种
采用育苗盘撒播育苗。播前先将蛭石浸透, 再撒播种子, 最后盖一层约0.5cm 厚的蛭石。播种密度要适宜, 不宜过大或过小, 播后用地膜覆盖, 以达到增温和保湿的目的,从而促进种子及早发芽出土, 提高出苗率。正常情况下播后2~3d 即可出苗。生产中, 根据实际情况, 间隔30~40d, 排开播种, 保证种苗供应。
3.2 分苗
生菜长到1~2 片真叶时开始分苗, 此时期分苗所采用的是49 孔( 7 孔×7 孔) 的泡沫板。分苗时, 先把生菜苗挖出来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 然后用水草或海绵将生菜苗固定在营养钵中, 最后把营养钵放入浮在栽培床内的泡沫板孔中, 注意要保证根系能完全浸在营养液中。
3.3 温度管理
掌握适宜温度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生菜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 应采用不同的措施, 由播种到齐苗阶段, 应保持较高的温度, 以促进幼苗出土, 白天保持20~25℃, 3~5d 可出齐苗, 及时撤除覆盖的薄膜。出苗后白天18~20℃, 夜间8~10℃, 此阶段应根据苗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温度, 夜间温度高, 苗易徒长, 会造成高脚、子叶小、叶片薄; 白天温度低, 生长慢, 苗发锈、无光泽。幼苗2 叶1 心时, 进行分苗, 分苗后要提高温度促进缓苗, 白天保持20~25℃, 夜间15℃。缓苗后逐渐降温, 白天保持15~20℃, 夜温10℃左右,以后逐渐进行低温炼苗, 以适应定植时的环境条件。
3.4 定植
生菜5~6 片叶时开始定植, 定植时以25 株/m2 为宜, 要注意避免伤根。一般30~40d 采收, 采收后栽培床进行清理消毒, 2~3d 后可再次种植。
4 营养液管理
4.1 不同发育阶段浓度管理
在分苗期, 由于此时植株较小, 营养液浓度应控制在标准浓度的1/ 4 左右, 不宜过大, 以免烧死幼苗; 在定植期, 定植l 周内的幼苗, 所用营养液的浓度可仍为标准液浓度的1/ 2, 定植1 周后, 可把营养液浓度调为标准浓度的2/ 3, 生长旺盛期, 此期植株生长旺盛, 需肥量很大, 在适宜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大地增加营养液浓度, 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需要。生长后期, 则用标准液。营养液每日循环4~5 次。
4.2 营养液酸碱度管理
生菜生长的最适pH 值是6.0~6.9, 所以首先要调酸, 用磷酸调酸, 把磷酸作为肥源进入配方, 不仅经济而且达到调酸的目的。生菜的整个生育期pH 值要一直维持在最适范围。除了在配制营养液时需调整酸碱度以外, 循环系统的营养液在使用过程中, 仍需不断测定酸碱度的变化, 当酸碱度不适应时, 应及时调整。一般1 周左右测1 次营养液酸碱度。测定及调整方法, 同配制营养液时调整酸碱度的方法相同。
4.3 营养液供应量
营养液供应量包括供液次数和供液时间两方面。确定营养液用量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既能使植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养分, 又能协调水分、养分和氧气之间的关系, 达到经济用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循环供应系统采用间歇供液,每小时供液15min、停止供液45min。
4.4 营养液的更换
循环使用的营养液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 需要配制新的营养液将其全部更换。更换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有碍植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在营养液中积累的程度。这些物质积累多了, 造成总盐浓度过高而抑制植物生长, 也干扰了对营养液养分浓度的测定。在生产中营养液浓度的高低, 由电导率来反映, 而多余的非营养成分的浓度, 也必然会反映到电导率上, 从而出现电导率虽高, 但实际营养成分很低的状况。此时, 就不能用电导率反映营养成分的高低。如测得的电导率虽然很高, 但植物生长缓慢出现缺肥的症状, 这就有可能在营养液中积累了较多的非营养成分。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条件分析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可以考虑用种植时间来决定营养液的更换时间, 一般来说, 用软水配制的营养液, 若所选用的配方又比较平衡, 则不需要经常调节酸碱度。应用此营养液, 3 个月左右更换1 次即可。如果用硬水配制营养液, 常需要调整酸碱度, 并在生长旺盛时期每个月更换1 次。如果水质的硬度偏高, 更换的时间可能要缩短, 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生菜品种的比较
所试验的7 个品种中, 奶生一号、意大利生菜、精选奶油生菜和现代舞裙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罗生一号、红生一号和美国大速生这3 个品种易抽薹, 影响产量和品质。
5.2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生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2 可以看出, 适合水培生菜的EC 值范围较广泛,在本试验条件下, EC 值范围为0.683~1.940, pH 值变化较大。适合水培生菜的最佳EC 值和pH 值范围我们将做进一步研究。
由表3 可以看出, 配方4 和配方5 产量最高, 单株平均重量分别为128.5g 和125.7g, 而且配方4 和配方5 的地上部平均重量均在100g 以上, 其他配方地上部平均重量都在100g 以下。我们将进一步试验配方4 和配方5, 观察其产量和其他性状, 为以后试验最佳配方提供依据。
6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中所采用的栽培技术和营养液管理技术条件下, 奶生一号、意大利生菜、精选奶油生菜和现代舞裙比较适合水培, 且以营养液配方4 和配方5 的产量最高, 单株平均重量分别为128.5g 和125.7g, 但最佳配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