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温室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温室黄瓜生产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不仅克服了土壤连作障碍, 解决了农药等有害物质对产品的污染, 而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2001 年, 松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温室黄瓜生产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不仅克服了土壤连作障碍, 解决了农药等有害物质对产品的污染, 而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2001 年, 松江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进行􀀂 温室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研究,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初步掌握了该项技术, 以期为温室黄瓜的优质高产提供一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黄瓜品种 选用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非转基因及未经化学药剂处理的黄瓜品种津优1号、立秋落合、沪杂3 号、沪杂6 号、宝杂2 号和迷你型品种娇燕、春秋王、春玉、碧玉、翠绿。
1. 1. 2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 且2 年内未种植葫芦科作物。
1. 1. 3 保护地设施 塑料大棚高2. 5~ 3. 0 m, 边高1. 2 m, 跨度6. 0~ 8. 0 m, 长度30. 0~ 36. 0 m; 连栋大棚温室单栋跨度6. 0~ 8. 0 m, 脊高3. 0~ 6. 0 m, 长度30. 0~ 40. 0 m, 为二连栋以上的保护设施。大棚四周开挖宽30~ 40 cm, 深50 cm 的排水沟, 配置遮阳、保温设施, 在大棚四周及连栋大棚项部设置宽1. 0 m带有防虫网的通风口。
1. 2 方 法 依据品种的栽培生产特性、生产总结以及本地区气候与生产条件, 对生产管理过程严格规范, 建立高产栽培技术生产体系[ 1] 。
 
2 技术要求
2. 1 育苗技术
2. 1. 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温床等育苗设施, 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采用100 孔塑料穴盘育苗, 并对育苗设施进行( 高温或甲醛) 消毒处理, 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 1. 2 育苗基质 按草炭土: 珍珠岩为7 : 3 的比例配制基质, 按基质总重量的5% 投入经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充分拌匀。
2. 1. 3 种子处理 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 播前2 d 进行晒种。用55 ℃ 温水浸30 min 后用清水浸4~ 6 h。
2. 1. 4 播种 春季育苗1 月下旬至2 月初播种, 夏秋育苗8 月上中旬播种。将基质装入育苗盘, 用手指在每穴孔中间挖深1 cm 的洞, 每穴播1 粒种子, 盖上厚约1 cm 的基质, 盖籽后浇湿, 并盖上覆盖物( 春播盖上地膜, 秋播则只需盖上遮阳网) 。
2. 1. 5 苗期管理 春季育苗日温25~ 30 ℃ , 夜温不低于15 ℃ 。定植前10 d 适当降温炼苗。夏季育苗需遮阳通风, 白天温度不超过33 ℃ 。春季育苗注意增加光照, 夏季育苗注意适当遮阳降温。播种后水要浇足, 发芽出苗前基质湿度保持在90% 左右, 破土后基质湿度保持在70% 左右, 60% 以上种子出苗后即可揭 去 覆盖物见光绿化。株高15 cm, 真叶3~ 4 片,节间长度不超过3~ 4 cm, 茎粗0. 5 cm 以上,子叶肥大,叶色深绿, 根系发达, 无病虫害, 春季苗龄30~ 45 d, 夏秋苗龄15~ 20 d。
2. 2 定植技术
2. 2. 1 基质配制 按草炭土: 珍珠岩为7 : 3 的比例配制基质, 然后投入经有机认证的商品有机肥80 kg/m3 , 加入适量水, 搅拌均匀, 含水量以手抓紧能挤出水滴为宜。基质在定植前1 个月配好, 填入栽培槽内, 并覆盖地膜, 密闭大棚, 通过增温来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2. 2. 2 栽培槽设置 可在大棚内挖宽50 cm, 深20 cm 的栽培槽或用砖块建成无底槽的边框, 以保持基质不散落到走道上。在栽培槽中间挖宽10 cm, 深20 cm 的排水沟。在槽底铺厚0. 08 mm 的聚乙烯薄膜, 再在排水沟上铺一层砖, 砖上铺一层废旧编织袋, 基质填于其上。在6 m 跨度的单栋大棚内可铺设栽培槽5~ 6 条。基质厚度以15~ 20 cm 为宜。
2. 2. 3 水分管理 采用滴灌装置。
2. 2. 4 定植时间 春季于3 月上中旬定植, 夏秋季于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定植。
2. 2. 5 种植方法及密度 覆盖地膜, 按株距35 cm, 行距1. 1~ 1. 2 m, 每667 m2 定植1 200~ 1 300 株, 定植后即浇足定根水。
2. 3 田间管理技术
2. 3. 1 温度管理 春季定植后必须覆盖小环棚, 促缓苗。定植3~ 5 d 后逐渐加大小环棚通风量, 直至日揭晚盖, 4 月上旬完全揭除小环棚。夏秋季定植后必须遮阳降温。在9 月初逐渐缩短覆盖时间, 直到全部揭除。
2. 3. 2 肥料管理 定植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1~ 2 次, 第1 次可在定植后7~ 10 d 施提苗肥, 每667 m2施赐保康有机液肥200 mL; 第2 次在抽蔓至开花, 每667 m2 施赐保康有机液肥500~ 1000 mL, 促进抽蔓和开花结果。始花后增施CO2 气肥, 施用方法: 用CO2 发生器在日出后0. 5~ 1 h 施用, 通风前0. 5 h停止施用, 每次施用2~ 3 h。进入采收期后, 肥水应掌握轻施、勤施的原则, 施肥量先轻后重, 视植株生长情况和采收情况, 由每次每667m2 追施赐保康有机液肥500 mL 逐步增至1 500 mL, 并继续施CO2气肥, 方法同前。
2. 3. 3 水分管理 黄瓜需水量大但不耐涝, 幼苗期需水量小, 此时土壤湿度过大, 容易引起烂根; 进入开花结果后, 需水量大, 此时如不及时供水或供水不足, 会严重影响果实生长和削弱结果能力。因此在管理上需保持基质湿润, 干旱时及时灌水, 特别是夏秋栽培正值高温, 应少量多次灌水, 灌水采用滴灌方式, 切忌漫灌。
2. 3. 4 植株管理技术
2. 3. 4. 1 搭架、绑蔓 在黄瓜抽蔓后及时搭架, 可搭"人" 字形架或平行架, 也可用绳牵引; 黄瓜抽蔓后及时绑蔓, 第一次绑蔓在株高30~ 35 cm 时进行, 以后每3~ 4 节绑1 次蔓。绑蔓一般在下午进行, 避免发生断蔓。
2. 3. 4. 2 摘心、整枝 当主蔓满架后及时摘心, 促发子蔓和回头瓜。及时摘除侧枝, 10 节以下侧枝全部摘除, 其他可留2 叶摘心。
2. 3. 4. 3 摘除老叶、病瓜 进入采收期后及时摘除病瓜、畸形瓜; 生长后期还应及时摘除下面腐叶、老叶, 增加通风透光。
2. 4 采收技术
2. 4. 1 采收标准 瓜色深绿, 瓜条粗细均匀, 鲜嫩, 无虫蛀, 无弯钩, 无伤口。黄瓜必须适时采收, 采摘太早, 果实保水能力弱, 货架期短; 采收太迟, 则果实变老, 品质变差, 而且消耗植株太多养分, 会造成植株生长失去平衡, 后续果实畸形或落花落果。
2. 4. 2 采收方法 短黄瓜每天采收1 次, 长黄瓜每2 d 采收1 次。黄瓜采收时可在果实与基部相连的部位用手掐断, 原则是果柄必须留在果实上1 cm 长。一般采收在上午进行, 尤其在高温季节, 因为下午温度太高, 水分散失快, 既损失产量又影响品质。采收的产品应避免在阳光下曝晒, 必须及时运出温室至荫凉处保存。
2. 5 病虫害防治技术
2. 5. 1 主要病虫害 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等。虫害有蚜虫、粉虱、蓟马、瓜绢螟等。
2. 5. 2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 基质种一茬作物后, 应进行高温消毒; 清洁田园; 选用抗病品种。
2. 5. 3 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 合理应用杀虫灯、防虫网、黄色粘虫板、性诱剂等防治措施。
2. 5. 4 药剂防治 白粉病、霜霉病用小苏打200 倍喷雾, 粉虱、蚜虫、蓟马用99% 矿物油200 倍喷雾, 瓜绢螟等害虫在初孵时用0. 3%印楝素500 倍喷雾, 5~ 7 d 喷1 次, 连喷2~ 3 次。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