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家在关注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研究也加紧了前进的步伐,绿色环保的植物种植方式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质栽培作为无土栽培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其能够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节约水资源,且可控制性较强。基质栽培所使用的一般是营养液基质,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土壤的破坏程度较小,决定植物生长情况的仅仅是营养基质的构成。目前,常用的栽培基质有草炭、蛭石、珍珠岩和岩棉等,关于基质的材料分类、理化性质等情况的研究,对于基质栽培技术的进展有重要影响。
1 陆生植物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当前,科研人员对于陆生植物栽培基质方面一直在加大研究力度,很多蔬菜、水果都开始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栽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质栽培通常是以通气良好的固体材料作为基质,运用所配置的营养液对其进行无土栽培,具有栽种成本低、产品产量高、育苗周期短的特点。
1.1 基质类型
目前,在陆生植物基质栽培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栽培基质包括草炭、岩棉、蛭石、炉渣、棉籽壳、珍珠岩和细沙等。由于使用的基质不同,产生的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草炭的吸水性能较好,透气性较好,是当前市场上主要的基质材料;岩棉经高温熔融后形成,透气性较好,昼夜的温度变化稳定,搬运方便,持水性强;蛭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孔隙间隔较大,缓冲力较好,是一种供钾较好的基质;炉渣灰则形成于民用燃料,取材较为方便,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棉籽壳是经过剥壳机分离后去除棉仁后剩下的外壳,持水力较强,还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珍珠岩则是火山喷发之后的熔岩冷却形成的,其病菌较少,搬运方便,但是营养成分不高;细沙优点不突出,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于植物基质栽培。
目前,在陆生植物基质栽培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栽培基质包括草炭、岩棉、蛭石、炉渣、棉籽壳、珍珠岩和细沙等。由于使用的基质不同,产生的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草炭的吸水性能较好,透气性较好,是当前市场上主要的基质材料;岩棉经高温熔融后形成,透气性较好,昼夜的温度变化稳定,搬运方便,持水性强;蛭石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孔隙间隔较大,缓冲力较好,是一种供钾较好的基质;炉渣灰则形成于民用燃料,取材较为方便,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棉籽壳是经过剥壳机分离后去除棉仁后剩下的外壳,持水力较强,还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珍珠岩则是火山喷发之后的熔岩冷却形成的,其病菌较少,搬运方便,但是营养成分不高;细沙优点不突出,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于植物基质栽培。
1.2 陆生植物基质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陆生植物基质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草炭的使用,但是草炭作为一种稀有的珍贵资源,对其用于陆生植物基质,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扩展,这就需要积极探索草炭的替代物用于陆生植物基质栽培。关于替代物的寻找,Chaney 等人使用同康奈尔基质进行配比混合,草炭∶苔藓∶蛭石=1 ∶ 1 ∶ 1,试验所得结果发现,能够给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同时,还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使植物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吸收更多的金属离子。Jayasinghe 等人进行莴苣试验研究,他们将甘蔗按照不同的百分比与草炭进行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发现25% 混合组的莴苣长势最好。此外,还有人员进行灌木试验等,都发现通过营养液的配比能够有效替代草炭的使用,或者使用其他营养液搭配一定量的草炭进行基质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当前,对于陆生植物基质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草炭的使用,但是草炭作为一种稀有的珍贵资源,对其用于陆生植物基质,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扩展,这就需要积极探索草炭的替代物用于陆生植物基质栽培。关于替代物的寻找,Chaney 等人使用同康奈尔基质进行配比混合,草炭∶苔藓∶蛭石=1 ∶ 1 ∶ 1,试验所得结果发现,能够给植物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同时,还能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元素,使植物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吸收更多的金属离子。Jayasinghe 等人进行莴苣试验研究,他们将甘蔗按照不同的百分比与草炭进行混合作为栽培基质,发现25% 混合组的莴苣长势最好。此外,还有人员进行灌木试验等,都发现通过营养液的配比能够有效替代草炭的使用,或者使用其他营养液搭配一定量的草炭进行基质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2 水生植物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的生长方式与陆生植物不同,根据种类可以划分成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等。基质是水生植物的主要营养来源,其状况能够对水生植物产生极大的影响。
2.1 基质类型
水生植物的基质类型大多为人们所熟知,主要包括塘泥、湖泥、沼泽和潮滩盐土等。随着我国对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无土栽培也逐渐发展起来,其所使用的基质基本等同于陆生植物的基质类型。水生植物对于基质的使用根据基质的特点而变化,不同基质所产生出来的优势和特点不尽相同。塘泥作为基质使用是将池塘中的淤泥进行干晒所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黏土和泥沙,其中矿物元素丰富,能够为水生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湖泥与塘泥有异曲同工之处。沼泽地表常受到积水浸泡,所形成的具有腐泥和泥炭等含量丰富的底质,其营养丰富,持水量高,但是透气性较差,物质分解缓慢。陶粒是陶制球体,其孔隙较大,保水性能好,固定性较差,保温性能好。水草砂是一种天然的基质,其能够吸附动物所产生的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水苔是苔藓植物,质量轻,透气性好,便于运输,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2.1 基质类型
水生植物的基质类型大多为人们所熟知,主要包括塘泥、湖泥、沼泽和潮滩盐土等。随着我国对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无土栽培也逐渐发展起来,其所使用的基质基本等同于陆生植物的基质类型。水生植物对于基质的使用根据基质的特点而变化,不同基质所产生出来的优势和特点不尽相同。塘泥作为基质使用是将池塘中的淤泥进行干晒所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黏土和泥沙,其中矿物元素丰富,能够为水生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湖泥与塘泥有异曲同工之处。沼泽地表常受到积水浸泡,所形成的具有腐泥和泥炭等含量丰富的底质,其营养丰富,持水量高,但是透气性较差,物质分解缓慢。陶粒是陶制球体,其孔隙较大,保水性能好,固定性较差,保温性能好。水草砂是一种天然的基质,其能够吸附动物所产生的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水苔是苔藓植物,质量轻,透气性好,便于运输,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2.2 水生植物基质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水生植物基质的研究主要围绕植物适宜底质类型的探究和改良等方面,多集中在对自然底质的研究,对无土栽培的研究比较少。丁华侨对水生植物的草炭、土壤和水苔藓3种基质进行研究,对其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发现挺水植物在力花、海寿花和石胡荽对水苔藓的需求量比较大,能够达到泥炭栽培的10 ~ 20 倍以上,初步估计是因水苔藓的营养物质较少所造成的,在进行水苔藓栽培时要根据营养液的配比来使用。李宽意开展的试验发现,营养水平称为两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因素,并会根据自身生长的需要对营养物质进行竞争。这也对于水生植物基质的使用及使用量方面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国内对于水生植物基质的研究主要围绕植物适宜底质类型的探究和改良等方面,多集中在对自然底质的研究,对无土栽培的研究比较少。丁华侨对水生植物的草炭、土壤和水苔藓3种基质进行研究,对其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对比,发现挺水植物在力花、海寿花和石胡荽对水苔藓的需求量比较大,能够达到泥炭栽培的10 ~ 20 倍以上,初步估计是因水苔藓的营养物质较少所造成的,在进行水苔藓栽培时要根据营养液的配比来使用。李宽意开展的试验发现,营养水平称为两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因素,并会根据自身生长的需要对营养物质进行竞争。这也对于水生植物基质的使用及使用量方面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结语
对于基质的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趋向于这两方面。第一,向着环保型基质方向发展,这是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甚至全世界能源节约的需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进行基质混配的研究,单一的基质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基质混搭则可以弥补其不足,让植物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研究人员要不断探索新的基质资源,无论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让其都从基质的使用中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