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连栋大棚蔬菜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对比试验
熊俏,莫豪葵,蒋乃芬,潘玲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都是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提供给作物充足的养分、水分、适宜的根际温度、供氧状况、溶液浓度及酸碱度等,通过人为栽培来获得人们所必需的产品。但是,两者在各自的栽培方式及养分的供应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据一些学者报道,无土栽培与传统土壤培养相比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适宜地域广泛等优点,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尤其在蔬菜无土栽培这一领域。基质栽培是目前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占无土栽培的90% 以上。试验采用智能化温室大棚对几种蔬菜进行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对比实验,进一步探索设施蔬菜中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两者的技术效果,为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种
甜脆红水果番茄(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种子开发研究中心提供)、夏之光水果黄瓜(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提供)、太阳红彩椒(北京海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甜脆红水果番茄(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种子开发研究中心提供)、夏之光水果黄瓜(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提供)、太阳红彩椒(北京海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试验
设施试验地位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智能化6连栋大棚内,面积约为1100 m2,配套装备了遮光系统及增湿、排湿、降温系统, 并装配由广西小草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智能系统,对大棚内作物全天候监控及温、光、湿等方面的自动化控制。
设施试验地位于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智能化6连栋大棚内,面积约为1100 m2,配套装备了遮光系统及增湿、排湿、降温系统, 并装配由广西小草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农业智能系统,对大棚内作物全天候监控及温、光、湿等方面的自动化控制。
1.1.3 营养基质配制
选用草炭、菇渣、黄腐酸渣、腐熟羊粪、炉渣,原料配制营养基质的配制比例为2∶3∶1∶1∶3,配制时将各种原料充分拌匀。
选用草炭、菇渣、黄腐酸渣、腐熟羊粪、炉渣,原料配制营养基质的配制比例为2∶3∶1∶1∶3,配制时将各种原料充分拌匀。
1.2 试验方法
(1)甜脆红与太阳红播种期为2014年7月26日,于2014年8月24日定植,株行距均为0.5 m×0.9 m;夏之光播种期为2014年8月18日,于2014年9月2日定植,株行距为0.4 m×0.9 m。果实成熟后,从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中随机抽选甜脆红品种48株、太阳红品种60株、夏之光品种40株,调查并测量单果重、单株坐果数、单株产量、死株率、667 m2产量。
(2)基质栽培槽建设:将大棚内原有的土壤栽培畦面中间开沟,形成宽30 cm、深30 cm的栽培槽,用无彷布将槽内三面覆盖, 槽内填满营养基质,形成基质栽培槽与土壤栽培槽,比例1∶1,一共有12个栽培槽。
(3)营养液供应:在贮液池里配制营养液,通过滴灌方式对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进行供水供肥,实行水肥一体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脆红水果番茄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比较
从表1可看出,甜脆红品种基质栽培的平均单果重比土壤栽培高0.5 g,产量在基质栽培中明显提高,基质栽培无死株现象,土壤栽培死株率达25%。
2.2 太阳红彩椒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比较
从表2可看出,太阳红品种基质栽培的平均单果重均比在土壤栽培中略重些,抗病能力和产量在基质栽培中明显提高
2.3 夏之光水果黄瓜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比较
从表3可看出,夏之光水果黄瓜基质栽培的平均单果重均比在土壤栽培中略重些,抗病能力和产量在基质栽培中明显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通过甜脆红、夏之光、太阳红3个品种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两种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设施条件下,基质栽培的产量、果重、抗病能力相对要高于土壤栽培。
(2)基质栽培能有效地减少土传病害,避免了重茬障碍,若在虫害、其他病害上减少用药量,使用生物农药,生产无公害蔬菜,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
(3)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具有省工省力、省水省肥、优质高效、环保少污染以及避免连作障碍等优点,无土栽培的出现,也给耕地面积少,人口多的地方缓减一些压力,同时增加作物的产量,因此,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大量采用无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