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日光温室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日光温室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 宗 静1*,王亚甡2,张东雷2,刘雪兰1,张雪梅1,曾 雄1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100029;2.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

日光温室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模式
■ 宗 静1*,王亚甡2,张东雷2,刘雪兰1,张雪梅1,曾 雄1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100029;2.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102446)

草莓,浆果,芳香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称。在欧美和日本等国,草莓被列为不可替代的果品。随着北京市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已成为设施园艺不可缺少的种植种类,到2008年,北京市温室和大棚草莓栽培规模已达3500 栋,面积466 hm2 [1]。预计到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召开之际,京郊草莓还将有更大规模的发展。

目前,北京市草莓生产主要采取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方式,即8月20日~9月上旬定植,从11月底~翌年5月可陆续采收果实。由此,草莓成为元旦春节的主要采摘果品。但进入4月份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昼夜温差的减小,草莓的结果量逐渐减少,果实变小,品质降低。因此,有些园区在4月份便将草莓拉秧,结束了该年度草莓的生产。
为了充分利用4月~6月这段草莓种植休闲期,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增加收入,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昌平区兴寿草莓基地首先开展草莓与小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番茄等蔬菜的套种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草莓套种小型西瓜667 m2增收达1.05 万元。2009年,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的高效种植模式被京郊各区县广泛采用。其中,北京龙乡杰合鹏草莓种植园采用草莓套种小型西瓜模式,667 m2增收高达1.85 万元。
 
北京龙乡杰合鹏草莓种植园简介
北京龙乡杰合鹏草莓种植园始建于2002年,地处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周口店村,京周路与房易路交汇处,交通方便。总占地面积3.3 hm2,共有日光温室12 栋,温室内长80 m,跨度8 m,面积640 m2(除去北部步道,实际种植面积540 m2)。2005年开始种植草莓,主栽品种为‘甜查理’、‘童子一号’和‘枥乙女’,销售方式以采摘和包装销售为主。
套种的西瓜代替草莓成为温室内主角
草莓种植情况介绍
土壤肥力
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生产模式选在该种植园6号温室内进行。温室土壤的基础肥力为:全氮(N)0.1443%,有机质3.422%,碱解氮98.2 mg/kg,有效磷(P)154.34 mg/kg,速效钾(K)260.05 mg/kg,pH 7.6。
草莓品种
6号温室内草莓的主要种植品种为‘甜查理’。‘甜查理’果实圆锥形,果形整齐,畸形果少,果面深红色,有光泽,口感好,果味香甜,品质优良。硬度高,耐贮运,抗病性强[2]。并有少量的‘童子一号’作为授粉品种。

整地作畦

2008年8月30日整地,整个温室撒施农家肥8000 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 kg作为底肥,深翻30 cm后作小高畦。大小行,大行距75 cm~80 cm,小行距55 cm~60 cm,畦面宽均为30 cm,畦高20 cm,沟宽30 cm,共作120 畦。
 
草莓定植
2008年9月3日定植草莓,其中,‘甜查理’100 畦,‘童子一号’20 畦。定植前浇小水洇湿畦面。挑选三叶一心、根茎粗1.0 cm的草莓种苗,每畦栽植2 行,行距20 cm,株距18 cm,三角形定植,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使草莓在同一方向结果,便于管理和采收,定植时植株弓背朝向垄沟。共计定植9000 株左右。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透水,之后一周内勤浇水。草莓缓苗后,铺设滴灌管,视植株长势和天气状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时,自上午7:00开始滴灌,11:00前结束。全生育期共追施肥3 次,第一次追肥是在2008年11月28日,草莓开花期;第二次在2009年1月20日,草莓结果盛期;第三次在2 0 0 9 年3 月1 0 日。肥料均为复合肥(N:P:K=15:15:15),每次追肥的数量为10 kg。
◆铺地膜、扣棚
2008年11月3日,气温达到5 ℃~8 ℃时,扣棚膜保温,棚膜采用无滴膜;2008年11月10日铺0.1 mm黑色地膜,盖膜后,立即破膜提苗。盖膜后即安放草苫,夜间保温。
◆温湿度管理
扣棚后的温度管理是草莓种植的关键。扣棚保温初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 ℃~28 ℃,夜温10 ℃~15 ℃;草莓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 ℃~25 ℃,夜温8 ℃~10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 ℃~25 ℃,夜温6 ℃~8 ℃。扣棚后,视温室的温湿度情况,及时通风换气,使温室内尽量保持40%~50%的空气相对湿度。因为空气湿度对草莓开花授粉影响较大,空气湿度大,草莓花药开药率和发芽率低,不能进行正常授粉受精,果实畸形果率增加。
◆放蜂授粉
2008年11月中旬,20%草莓开花后,在温室内放置1 个蜂箱,利用蜜蜂为草莓授粉。12月初,草莓100%开花后,增加1 箱蜂,2箱蜂同时用于授粉。
◆加强病虫害防治
6号温室内草莓生产的主要病害为白粉病和根腐病。使用百菌清烟雾剂防治白粉病,每次50 g,每隔7 天~10 天熏1 次,注意每次用药前先将蜂箱移出温室;使用64%杀毒矾500倍液和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防治根腐病,交替使用,每隔15 天灌根1 次。
◆采收
自2008年12月28日起开始采收草莓果实,一直延续到2009年5月30日。采收期为150 天,产量为1500 kg,2009年6月1日拉秧。
草莓套种西瓜特写
小型西瓜的种植情况
西瓜品种
套种西瓜品种为‘红小帅’。‘红小帅’为极早熟小型西瓜,全生育期80 天,成熟期26 天,分枝力强,低温生长性好,适应春秋冬三季栽培,果实椭圆形,外观美丽有光泽,易坐果,果实整齐度好,单瓜质量1.5 kg~2.0 kg,果肉红色,爽口多汁,中心含糖量13%以上,风味极佳。可连续坐果,分期采收。

播种与育苗

‘红小帅’采用自根苗,未嫁接。种子采用55 ℃温水烫种,常温浸种6 h~8 h,28 ℃恒温催芽,营养育苗块育苗,苗龄30 天,二叶一心时定植。
 
定植
2009年2月20日定植小型西瓜,单行定植在草莓畦的中央,株距50 cm,每行种10 株。定植后浇定根水。
西瓜果实膨大期
田间管理
◆引蔓整枝
单蔓整枝,不留侧蔓,当瓜秧长至30 cm时,用塑料绳吊蔓。
◆ 肥水管理
小型西瓜采用滴灌浇水,除定根水外,水分管理与草莓一致。2009年4月26日(小型西瓜膨瓜期)追肥,在靠近小型西瓜根部10 cm的地方,每株穴施硫酸钾10 g、复合肥(N:P:K=15:15:15)10 g。
◆温度管理
前期,温度管理以满足草莓需要为主,白天控制在20 ℃~25 ℃,夜温6 ℃~8 ℃,西瓜生长较为缓慢。到2009年3月3日后,草莓第二茬果实基本采收完毕,第三茬花序还未吐露,西瓜正值伸蔓期,为促进草莓第三茬花的尽快出现,同时促进西瓜的快速生长,提高温度到25 ℃~28 ℃,夜温保持在15 ℃以上。4月中旬后,草莓和西瓜进入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30 ℃~32 ℃,夜温12 ℃~16 ℃,注意通风降温。
◆辅助授粉
2009年4月5日~15日人工授粉,一般早上8:00~10:00,雌花开放时进行,阴天在上午9:00~11:00进行。每天一次。授粉方法为:采摘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在当天开放的结实花柱头上轻轻碰一碰,看柱头上有花粉即可。留果节位从主蔓第二朵雌花开始留瓜,一株留2 个。
◆吊瓜
为防止西瓜坠落,当西瓜幼果长到0.5 kg左右时,进行吊瓜。使用塑料网袋套住西瓜,用绳子固定在架上即可。
西瓜吊瓜方法
西瓜吊瓜后
◆采收
根据小型西瓜的成熟程度,陆续采收。2009年5月20日开始,至6月30日拉秧清园,共计采瓜1500 个。
 
经济效益
6号温室草莓产量为1500 kg,平均销售价格为20 元/kg,收入3 万元,折合667 m2收入3.71 万元。小型西瓜1500 个,10 元/个瓜,收入为1.5 万元,折合667 m2收入1.85 万元。草莓套种西瓜的生产模式667 m2共计可获得收益5.56 万元。
 
讨论
5.1 草莓颜色艳丽,食用与营养兼备;小型西瓜脆嫩爽口、外形小巧美观,二者均为观光采摘农业中的精品。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的高效生产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效率,丰富了采摘品种,基本上实现了周年生产,并使种植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2 北京龙乡杰合鹏草莓种植园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同时依靠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指导,取得了草莓套种小型西瓜1.85 万元的增收效果,特别是在报纸和网络上开展了宣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增加了种植园的知名度,也拓宽了草莓等产品的销路。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生产模式虽然使种植园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但在套种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研究改进的地方。比如,套种温度的管理,就要考虑草莓的品种、长势、西瓜的套种时间、两种作物的生育期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协调与研究,才能保证草莓与西瓜的双丰收。
北京龙乡杰合鹏草莓种植园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的经验值得草莓种植者借鉴,但草莓套种小型西瓜的种植效益会因为不同种植园的实际情况、技术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有所不同。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