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土栽培当中营养液的重要性
伴随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许多供欣赏的花卉和供食用的蔬菜已经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土壤种植已经无法与人们在植物数量和品种方面的需求相吻合,无土栽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尽管在无土栽培方面历史悠久,然而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在 90 年以前利用对国外无土栽培系统和技术的消化和引进,逐步形成了营养液膜法栽培技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深液流水培技术在华南热带地区发展,基质栽培技术在北方地区发展的模式,然而这些无土栽培技术都是需要使用营养液来进行更细的灌溉,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营养液的配置和管理问题。如果没有办法掌握营养液的相关操作模式,将无法进行大规模无土栽培的推广。
2 常用营养液配方分析
在营养液配方的研究过程中,传统技术往往是以土壤净体液的化学成分为主要基础。这种配方往往大同小异,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日本园式配方、山崎配方、hoagland 配方。
人们在 1938 年开始就进行了 hoagland 营养液的研究,这些营养液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良之后,性能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年以来,我国相关专家在对 hoagland 营养液对不同青蒜苗生物的品质影响和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方面,对 hoagland 营养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加强了在青蒜苗生长方面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改进其生理特性,通过改良之后,hoagland 营养液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效应,主要包含了加快青蒜苗的生长速度,主要体现在苗高、苗重和根系生长方面,进一步的将氧自由基相关酶清除。并且加强了光合作用。
因为在温室园艺栽培过程中,频频出现一些水培植物根系缺氧等情况,人们逐步发现了营养液的配制,主要将根系缺氧的问题解决,在蔬菜栽培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当前的山崎配方营养液主要以山崎番茄营养液、山崎草莓营养液为主。我国相关专家重点调整研究的山崎生菜营养液的配方,在原有标准营养液配方的条件下,调整和硝酸钙的浓度范围,让生菜当中的维生素 c 含量进一步增强,而且避免生菜当中出现硝酸盐残留累积等情况,对生菜产量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在水培生菜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园式营养液将无基质离子交换缓冲条件下,铁离子稳定性解决了并且与山崎配方能够通用,在微量元素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只是改变了一些大量元素的使用。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利用园式、山崎配方处理的时候,水培观赏植物随着营养液浓度减小,出现了叶和根数先增后减的情况,所以,预计生物适应性较好的浓度为 1/2 的营养液浓度。
这三种营养液配方都非常常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是单独使用的,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的进行使用,在黄瓜营养液育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发现在黄瓜育苗方面,阿农配方、霍格兰德配方的处理效果比山崎、园式、施耐德配方的效果要好,在雾培生菜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生菜通过日本原始配方处理之后,获得的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含量较高,而利用hoagland 营养液处理之后,生菜的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比较低,山崎营养液在处理之后自由基清除率最低,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各种配方的长处和优势都非常明显,也有具有相应的短处,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使用,这也说明了营养液配方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改进的地方。
3 无土栽培营养液的应用综述
水培植物可以分为无机质水培和基质水培。无机质水培又可以分为定植篮水培、雾式水培、浮式水培等,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水培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而且品质比较好,无需长期进行人工照料。不会产生较大的病虫害,可以进行栽培范围的扩大,比如说通过无土栽培的手段,能够让空间利用率和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人们在对植物进行观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室内无土栽培的技术,不单单能够保持环境的整洁性,还能够更好的享受整个营养液栽培过程中的乐趣。另外无土栽培技术在对生态防护和污水治理等诸多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培技术主要用于进行花卉植物的栽培,在栽培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营养液配制的管理,并且合选择机制调控管理方法和营养液供机装置 。
配制营养液的时候,一定要适量的进行量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高精度的天平,在使用基质的时候,如果产生残留废物累积或者干涸的问题会造成作物出现坏死或者发展速度缓慢,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基质消毒处理,在栽培营养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化手段和自动化手段,通过仪器来将工作完成,在人力和电力的帮助下,能够对灌溉装置进行加强,对其植株的动态生长进行监控,并且及时对离子浓度和 ph 值进行调整,保证植物能够处于一个快速生长的状态。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营养液配制的过程中,最好使用一些陶瓷玻璃等非金属器皿,尤其是在母液存储的时候。不能使用金属器皿,以免营养液当中的一些物质和铁铝等进行反应。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无土栽培逐步成为一种发展潜力较大、优点众多的新技术,然而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一定要对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正确评价,并且将它的优势充分利用出来,有效把握其价值和应用范围,加强这种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