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温室早春茬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张卫东1 蒙奎军1 张伟亮2 杨铁军1 韩广泉3
(1.新疆和静县园艺技术站和静841300;2.河北省涉县农牧局涉县056400;3. 新疆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巴州841000)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位于新疆东部, 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山区县, 县域面积3.99 hm2,其中戈壁滩面积占据了县域面积的1/5。为了增加农民收入,2010 年和静县农业局园艺技术站在戈壁滩建造温室, 采用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番茄,并获得了成功。戈壁滩温室早春茬番茄平均每亩产量达到12 000 kg,收入达到2.4 万元。番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试种成功, 结束了戈壁滩不种蔬菜的历史,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安装无土栽培系统
在温室内安装无土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栽培基质和灌水设施等。
1.1 建栽培槽
平整温室内地面,距温室后墙0.8 m 外,以红砖南北向建栽培槽(也可采用地面下凹式,数据与建栽培槽相同), 内径宽48 cm, 槽周宽度12 cm, 槽间距72 cm, 槽高30~40 cm, 槽的底部铺一层0.1 mm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以防止土壤病虫传染, 膜上铺3 cm 厚的洁净河沙, 沙上铺一层编织袋, 袋上填充栽培基质。
1.2 基质配制
以玉米秸、羊粪、秸秆发酵剂、尿素、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发酵。发酵场选择在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将玉米秸秆粉碎成2 cm 长的小段,将80 kg 尿素溶于水泼洒到秸秆堆上,使之浸湿。并把羊粪和秸秆发酵剂均匀掺入,堆成1.5 m 高垛,基质含水量一般保持45%~60%,手攥出水即可。堆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高温发酵。一般每7~10 d 翻料1 次,并结合翻料进行补水,发酵时间一般60 d 左右,直观上看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 腐熟后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2, 基质发酵成功后C / N 调整为30∶1。发酵结束前加入敌百虫20 g/m3、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 g/m3,搅拌均匀后堆闷3 d。发酵基质总用量为25 m3/亩。定植前15 d,把发酵好的基质调配成栽培基质, 一般体积比为发酵基质∶胡渣∶河沙=4∶2∶4。
1.3 基质消毒
太阳能消毒法:定植前用水浇透基质,使基质含水量超过80%, 盖上透明地膜, 选择3~5 d 连续晴天,密闭温室,通过强光照进行高温消毒。化学药剂消毒法:定植前用1%高锰酸钾和地菌克500 倍将基质槽内外和基质彻底消毒一遍,然后关闭温室,用百菌清烟熏剂熏蒸两遍。
1.4 灌水设施
温室内建水位差1.5 m 的蓄水池,以单个棚建成独立的灌水系统。除外管道用金属管,棚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可用塑料管。槽内铺滴灌带1~2 根,并在滴灌带上覆一层0.1 cm 厚的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
2 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抗病、高产、质量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硬果型品种。国内品种主要有中杂11 号、佳红5 号、西优如意、金棚一号等;国外品种主要卡伊罗、百利、玛瓦、FA-189 等。
3 田间定植技术
早春栽培2 月上旬播种育苗,3 月下旬定植,5 月上旬始收。定植前15 d,每立方米基质中加10~15 kg 消毒鸡粪、0.25 kg 尿素、1 kg 磷酸二铵、1 kg 硫酸钾充分拌匀装槽。首先将基质翻匀平整一下,然后用自来水管对每个栽培槽的基质用大水漫灌, 以利于基质充分吸水,当水分消落下去后,基质会更加平整。每槽定植2 行, 行距30 cm, 株距35 cm, 每亩栽2 700 株左右, 定植后立即按每株500 ml 的量浇定植水。
4 田间管理技术
积极推行番茄健身控害栽培技术, 为番茄生长提供最佳环境条件,增强作物自身的抗逆性。
4.1 温度管理
根据番茄生长发育的特点,通过放风、遮阳网来进行温度管理,白天25℃~28℃,夜间12℃~15℃,昼夜温差保持10℃~15℃,基质温度保持在15℃~22℃。基质温度过高时,通过增加浇水次数降温,过低时减少浇水或浇温水提高地温。
4.2 湿度管理
采取减少浇水次数、提高气温、延长放风时间等措施来减少温室内空气湿度,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
4.3 光照管理
番茄要求较高的光照条件, 应尽量延长番茄光照时间, 掌握揭盖保温被的时间与太阳照射到棚面时间一致;同时要及时清理棚膜灰尘增加透光率,提高光照强度。
4.4 水分管理
定植后3~5 d 开始浇水, 根据番茄长势浇水,一般掌握5 d 1 次, 每次10~15 min, 在晴天的上午浇灌,开花坐果前维持基质湿度在60%~65%,开花坐果后以促为主,保持基质湿度在70%~80%。
4.5 养分管理
4.5 养分管理
定植后以控为主,避免番茄徒长。当番茄第1 穗果有核桃大小后,应根据植株长势,每槽追施消毒鸡粪1.25 kg、磷酸二铵0.1 kg、硫酸钾0.1 kg。以后要看番茄长势进行追肥,拉秧前1 个月停止追肥,在生长期可追叶面肥3~4 次,每隔15 d 1 次。
4.6 植株调整
定植后注意及时打杈绕秧, 主要采用吊蔓及单秆整枝方式,及时调整植株的叶、花、果实数量和植株高度,保持植株良好通风透光条件,使植株始终保持在1.8~2.0 m 的高度。
4.7 蘸花保果
要采用防落素、2,4-D 等药剂蘸花,在开花期每天10∶00~11∶00 进行,主要蘸完全开放的花,一般每株蘸花3~4 个,并把多余的花蕾切除。
5 病虫害防治技术
5.1 虫害防治
温室白粉虱、斑潜蝇、蚜虫是番茄的主要虫害, 以采用防虫网隔离、黄板诱杀、环境调控、健身管理为主, 结合烟雾剂熏蒸、药剂喷雾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5.1.1 白粉虱发生早期和虫口密度较低时可用粉虱净熏蒸,后期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5.1.2 斑潜蝇用40%绿菜宝乳油1 000~1 5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交替使用。
5.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病毒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
5.2.1 病毒病种子消毒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20 min 后洗净,注意防止蚜虫传播。在苗期,喷增产灵50~100 mg/L,提高抗病力;发生病毒病后,用1.5%植病灵1 000 倍液喷防。
5.2.2 晚疫病为番茄重点病害, 发病前期或发现中心病株后拔病株并带到田外消毁, 将病穴用石灰消毒, 立即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 倍液防治。
5.2.3 灰霉病低温高湿易发病, 采用高温低湿管理方法控制病害扩展, 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防治。
5.2.4 叶霉病低温高湿易发病, 发病后可适当提高温室温度,控制病菌扩散,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