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
李元文 夏志兰 缪武 张琪
(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长沙410128)
近年来, 我国各地一些农业园区、公园以及家庭正在栽培一种主要用于观赏, 且具有食用价值的彩色辣椒。由于这种辣椒颇具特色, 特别适合观光农业, 都市农业及庭院种植, 故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则是指不使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 采用有机固态肥料取代化学营养液, 在作物整个生长过程中只灌清水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优点, 且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管理十分方便, 排除液对环境无污染, 产品品质良好。目前这种简单易学的种植方法在北方瓜类、番茄等蔬菜作物, 非洲菊 、月季等花卉植物以及草莓的生产栽培中有所报道, 但对彩色盆栽辣椒, 尤其是其基质筛选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常见的几种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筛选,已求获得适合彩椒生长最佳的配方, 从而使彩椒不但具有最佳的观赏性, 同时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达到无公害蔬菜的品质。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生产基地热镀锌钢管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材料为Sweet Banana, 由美国Ferry mouse 公司提供。该品种株高30cm 左右, 幼苗长至10cm 时开花, 主茎粗矮, 分枝较多, 节短而密, 枝条斜向延伸。叶色浓绿、花白色, 初果淡黄色逐渐转为蛋黄,色泽不断加深, 之后变为鲜红, 最后变成深红色。果面有光泽, 且味鲜美, 脆嫩, 不辣。是一种较理想的观赏与食用俱佳的甜椒品种。
试验在湖南农业大学蔬菜生产基地热镀锌钢管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材料为Sweet Banana, 由美国Ferry mouse 公司提供。该品种株高30cm 左右, 幼苗长至10cm 时开花, 主茎粗矮, 分枝较多, 节短而密, 枝条斜向延伸。叶色浓绿、花白色, 初果淡黄色逐渐转为蛋黄,色泽不断加深, 之后变为鲜红, 最后变成深红色。果面有光泽, 且味鲜美, 脆嫩, 不辣。是一种较理想的观赏与食用俱佳的甜椒品种。
基质材料选用湖南省常见的食用菌渣、珍珠岩、河沙、椰子毛。配方分别为A: 食用菌渣, 河沙, 按1:1 体积比混合; B: 食用菌渣, 珍珠岩, 河沙按1: 1: 1 体积比混合; C: 食用菌渣, 椰子毛, 珍珠岩按1: 1: 1 体积比混合;D: 食用菌渣, 珍珠岩按1: 1 体积比混合。将基质材料按上述配方混匀后, 浇水使其含水量达70% 左右, 用塑料薄膜封严, 经20d 左右发酵处理, 分别按每m3 加入8kg 发酵过的菜籽饼肥, 1kg 三元复合肥及1.5 kg 钙镁磷肥。定植前1 星期左右装盆。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4 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 次, 共12 个处理, 每个处理6 株, 共72盆。定植后每隔10d 从每小区随机选取3 盆测量株高, 开展度, 座果率及进行株型观测, 果实成熟时, 分别对青熟果及红熟果进行品质测定。品质分析时, Vc 含量采用碘量滴定法测量,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测糖仪测量。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其观赏价值及可供观赏天数进行记载。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4 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 次, 共12 个处理, 每个处理6 株, 共72盆。定植后每隔10d 从每小区随机选取3 盆测量株高, 开展度, 座果率及进行株型观测, 果实成熟时, 分别对青熟果及红熟果进行品质测定。品质分析时, Vc 含量采用碘量滴定法测量, 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手持测糖仪测量。并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其观赏价值及可供观赏天数进行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生长势的影响
定植于栽培盆之后的前60d 对其开展度、株高一共进行7 次测量。每小区随机选3 株。结果表明, 株高以C 最高, 平均达到40.5cm, B 次之, 为40cm, 较A、D 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C、B 之间不显著( 图1) ; 开展度以B 最佳, 为40.2×40.0cm,C 次之, 为39.2×39.8cm, A、D 分别为38.4×38.8cm 及38.0×38.2cm, B、C、A、D 均存在显著差异( 图2) 。整体而言, B 处理具有较为理想的株型, 株高与开展度接近, 且B 的叶色浓绿, 生长健壮。
定植于栽培盆之后的前60d 对其开展度、株高一共进行7 次测量。每小区随机选3 株。结果表明, 株高以C 最高, 平均达到40.5cm, B 次之, 为40cm, 较A、D 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C、B 之间不显著( 图1) ; 开展度以B 最佳, 为40.2×40.0cm,C 次之, 为39.2×39.8cm, A、D 分别为38.4×38.8cm 及38.0×38.2cm, B、C、A、D 均存在显著差异( 图2) 。整体而言, B 处理具有较为理想的株型, 株高与开展度接近, 且B 的叶色浓绿, 生长健壮。
2.2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结果及产量的影响
彩色辣椒同时具有观叶与观果功效, 但以观果为主, 因此, 结果情况直接关系到观赏效果。另外彩色辣椒可以食用, 因此, 产量也作为评价基质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试验不同基质配方对座果及产量影响的结果为: 单株果数以B最佳, 平均每株30 个果, 明显优于其它三组。平均单果重以A 最大, 为45g, 其次为D: 42g, 但A、D 果实大小不一致, 最大单果重分别达到了60g 与56g。B 的整齐度最好,最大果与平均果重相差最小。在小区产量方面, 以B 最好, 为7.2kg/ 小区, 显著优于其它三个处理( 表1) 。
彩色辣椒同时具有观叶与观果功效, 但以观果为主, 因此, 结果情况直接关系到观赏效果。另外彩色辣椒可以食用, 因此, 产量也作为评价基质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本试验不同基质配方对座果及产量影响的结果为: 单株果数以B最佳, 平均每株30 个果, 明显优于其它三组。平均单果重以A 最大, 为45g, 其次为D: 42g, 但A、D 果实大小不一致, 最大单果重分别达到了60g 与56g。B 的整齐度最好,最大果与平均果重相差最小。在小区产量方面, 以B 最好, 为7.2kg/ 小区, 显著优于其它三个处理( 表1) 。
表1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结果产量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品质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品质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外观品质影响在2.2 己经分析过, 以B 为最佳, 果实较整齐, 果实多, 且色泽鲜艳。对内在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Vc 含量无论是青熟果还是红熟果, 均没有显著差异, 但以B 最好,其青熟果与红熟果分别达到了63.23mg/ 100g 鲜重及132.64mg/ 100g 鲜重。同样, 可溶性固形物在四个处理中也没有显著差异( 表2) 。以上说明, 基质配方对彩色辣椒内在品质的影晌主要与品种遗传特性有关。
表2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Vc 及可溶性固形物影响
3 小结
表2 不同基质配方对彩椒Vc 及可溶性固形物影响
3 小结
本试验研究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同基质配方对彩色辣椒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棉籽壳, 珍珠岩, 河沙三种基质按同体积比混合( B) 对彩椒生长最有利。按这种配方制备的基质腐朽程度高, 化学性质稳定, PH 值在6.5~6.8 左右, 缓冲能力强。而以此基质配方栽培的彩椒, 株型紧奏、叶色浓绿、果实鲜艳、座果率高, 小区产量高, 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食用价值, 能充分显示该品种的特性。其次以椰子毛,珍珠岩, 棉籽壳按同体积混合( C) 次之, 但仍能达到较理想的栽培效果。其余两个处理在生产上没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