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无土栽培技术
宋 银 行1,孙 继 峰1,徐 立 功1,孙 垒 光2,韩 太 利1
(1.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潍坊 261071;2.泛海园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71)
山药(Rhizomadioscoreae)又 称 薯蓣,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部分为干燥根茎。山药原产亚洲,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 有 野 生 分 布。鲜 山 药 除 含 有 淀 粉、蛋 白质、脂肪、胆 碱、维 生 素 等 成 分 外,还 含 有 钙、磷、铁、碘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山药有敛虚汗、止泻、助消化、滋养强壮之功效,是补虚佳品,深受大众欢迎。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栽培山药的传统方法中必须深翻土 壤,之 后挖栽培 沟,收 获 时 需 要 再 次 深 挖 翻 土100cm 以上,极费人工,同时,山药对土壤要求较高,更适合土质肥沃、土壤均匀的地区种植,以免造成山药的块茎外表凹凸不平、粗细不匀,影响山药产量、质量。经长期的摸索实践,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总结了一套适合当地盐碱地的无土山药栽培技术,该 栽 培 方 法 主 要 采 用 套 管 栽 培,技 术 特 点如下。
1 种植前准备
1.1 整地
山药通常在3月下旬种植,种植前将 种 植 山药的盐碱地田块翻松,耙平,修畦,畦宽3m,畦间距离0.15m。
1.2 套管制备
套管是该方法的关键内容。套管包括接头和直管;接头为PVC塑料管,弧度约110°,接头一端与直管相连,另一端为开放端口;直管由2个半椭圆塑料管拼合而成,直管长度为1.2m,横切面为椭圆形,直径为6cm×7cm;直 管 上配 有2个 夹子;夹子用于把直管开口边加紧.
1.3 基质制备及填充
基质由菇渣、碳化稻壳、蛤壳、中草药渣、发酵助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而成。将制备好的基质均匀填入套管,套管装好基质后,用夹子加紧,并套接好接头。
1.4 套管摆放
将填充好基质的套管整齐排放入畦 中,每 畦摆对 称 的 两 排,套管间可保留适当空隙,接 头 端对顶,两排间距0.8m,直管略微倾斜,与 地 面 成角17°~20°;套管上方用土覆盖平整,注意不要覆盖套管端口。
2 山药定植
将山药薯种放在套管接头开放端口,之 后 用含水量70%~80%无菌土覆盖薯种;用黑色塑料地膜,覆盖定植好山药的田块。
在地膜上方铺设水肥一体化滴灌设 备;干 管铺设在畦头,滴灌管压住地膜;滴灌口对准每一个套管端口,穿透滴灌口与套管端口间的地膜,使滴灌时水肥能够顺利滴入套管中。
3 田间管理
3.1 搭架
在畦的两端埋入水泥柱,柱高1.8m,水泥柱深埋固定后,在畦两端的水泥柱间扯钢丝,拉紧,将山药架网的一端直接穿在钢丝上,整片自然下垂,用底线穿入下端网孔,拉平后固定,作为山药蔓的支架。
3.2 水肥管理
山药生长迅速,苗期需每3d滴灌1次,每次滴灌2h;每3次滴灌追肥1次,追肥时,将专用苗肥(150kg·hm-2)完 全 溶化 到 水 中,随 水 滴 灌。出苗30d左右进入生长中期,中期浇水,每3d滴灌1次,每次滴灌4h;中期追肥时需每2次滴灌追 肥 1 次; 追 肥 时, 将 山 药 专 用 肥(300kg·hm-2)完全溶化到水中,随水滴灌。山药现蕾后进入生长旺盛期,每3d滴灌1次,每次滴灌5h;旺盛期追肥,每6d滴灌1次;追肥时,将肥料(600kg·hm-2)完全溶化到水中,随水滴灌。滴灌时,滴口出水量为2~3L·h-1。
3.3 整枝
山药生长 期 间,应 及 时 剪 除 侧 枝,摘 除 山 药豆,每株植株保留4~5根侧枝。
3.4 病虫害防治
山药茎蔓生长期间,容易得叶斑病和炭疽病;需每7d 叶 面 喷 雾 1 次;喷 雾 选 用 50% 多 菌 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 或70%代森 锰锌500倍液。
4 收获
10月 中 下旬 开 始 收 获,立 冬 前 收 获 完 毕;收获时,除去地膜和套管上方的土,顺根挖出套管;摘下接头,打开夹子,即可拿出山药。套管可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