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天水地区一品红盆栽管理技术

天水地区一品红盆栽管理技术 ■李会平1 ,南爱云1 ,李小晶2 (1.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741030 ; 2.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天水地区一品红盆栽管理技术
■李会平1 ,南爱云1 ,李小晶2
(1.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741030 ; 2.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741028)

栽培设施
生产高品质的一品红盆花,应在温室或日光温室中进行,需具备遮阳系统、通风系统、加温系统、补光系统等设施。先进的现代温室设施比较齐全,有利于生产出高质量的一品红盆花。日光温室设施简陋,但只要精心管理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一品红盆花。

选择优良品种

品种应选择分枝性强,高度易控制,且丰满、矮壮、株型紧凑、耐寒、耐热、抗病性强、生产周期短、苞叶大、色泽靓丽,易于进行花期调节的良种。如:‘喜庆红’、‘精华’、‘威望’、‘自由’、‘天鹅绒’等。
 
定植
基质处理
基质以KLASMAN或BM专用草炭和大粒珍珠岩以7:3的比例混合,每袋草炭随水拌入80 g五氯硝基苯或80 g地菌克加1000倍液辛硫磷搅拌均匀,密闭2 天~3 天后使用。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应按上市销售时间来确定,一般可分为三次定植。(如表1)
不同的定植时间管理技术不同

定植方法
花盆选择14 cm×14 cm的红色塑料盆,在装满基质的花盆中间,用指头挖5 cm深的小孔,然后把带有基质块的种苗放入小孔中间扶正后,在周围轻轻围上盆内基质,切忌压破苗托,以防伤根死苗。定好后立即浇足定苗水,可随水浇灌2000倍液旱地龙和1500倍液农用链霉素。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1 周内遮荫缓苗,一周后逐渐增加光照,光照保持在25000 Lx~30000 Lx;白天温度26 ℃~28 ℃,夜温18℃~20℃;湿度85%~90%之间。2 周后进入正常管理,视植株长势,随水浇灌1000倍液~2500倍液的plant 20-20-20或20-10-20肥料。
 
摘心
摘心方法
摘心是决定一品红最终商品性的一项主要措施。摘心的方法是:定植后约1 个月,视根系是否正常生长,新根布满花盆,地上植株心叶旺嫩,叶片发育正常,茎杆健壮时即可摘心,摘心高度在6 叶~8 叶。
 
摘心后的管理
摘心后的温度应较定植后高1 ℃~2 ℃;湿度和定植时期保持相同;光照应逐渐增加到36000 Lx~40000 Lx;2 周~3 周新芽长出后,温度可降低1 ℃~2 ℃。施肥坚持“两肥一水”的原则,肥料以plant 15-20-25和20-10-20交替使用,施肥后拉大昼夜温差,防止徒长。
 
花期调控
准确把握临界日长
一品红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当临界夜长约十二小时二十分钟时,花芽开始分化。天水自然短日的临界日期约在9月15日~20日之间,及时调整临界昼长时间,是促使花芽适期形成的关键。
掌握花芽发育的适宜温度
一品红花芽发育最适宜温度是16 ℃~21 ℃,高于21 ℃或低于16 ℃会降低花芽发育的速度并延迟花芽分化的时间。
协调控制光、温临界值
控制协调好适宜的光周期,是花期光照管理的核心。花芽分化既受光周期长短的影响,又受温度的限制,但起主导作用的仍为光周期的长短。试验证明,当温度在22 ℃时,光周期在12 h,一品红不能正常开花;但光周期在9 h,一品红花芽发育正常快速。
不同花期调控技术
自然短日照处理栽培管理技术
天水进入自然短日照的时间约为9月15日,从此时开始,花芽分化开始,光周期越来越短,越有利于花芽发育,温度、湿度,水、肥管理都按花期的正常管理进行,不需格外增加措施,经60 天左右的自然短日照处理,即可于11月低转红上市。
 
人工短日照栽培管理技术
人工是一种人为控制使其提前进入短日照,达到较自然短日照,提早上市的栽培管理方式,据试验可提早2 个月上市。方法是:从7月底开始,到9月底结束,每天从下午5时到次日8时将日光温室用黑棚膜遮黑,温度控制在18℃~21 ℃,白天多见光,约2 个月的处理后,国庆节即可上市。
 
人工补光抑制栽培管理技术
抑制栽培是人为控制花期而延后上市的一种措施。方法是:在自然短日照来临前的9月10日开始补光,每天从下午6时至9时半,到10月5日结束,经25 天后转入自然短日照处理,12月20日(圣诞节)转红即可上市。用同样的方法,可根据春节上市计划安排补光、自然短日照处理的时间,实现较自然短日照延后2 个月的栽培目的。具体操作是:在日光温室栽培棚内,按东西2.5 m×南北3.5 m的间隔,设置20 个40 W的灯泡即可。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根腐及茎腐。此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较重。病初植株叶片出现萎蔫,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溢缩,根部感病常出现烂根。防治方法:选择健壮的种苗,栽培基质要干净,消毒处理彻底,疏松透气;定植时,种苗不宜太深;基质不宜太湿。发病初期,用多菌灵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或浇灌1000倍根腐灵(50倍敌磺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灰霉病。此病多发生于低温高湿的秋冬季。阴暗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发病。病菌常从败残花开始常危害,进而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褪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后期病斑呈黑褐色明显向下凹陷,严重时病部生有灰色霉层。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及残枝败叶,防止病原菌的传染;维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并避免傍晚浇水(秋冬季);防止叶片留水过夜。发病初期用速克灵烟剂薰防,或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灰霉一喷净800倍液。
叶斑病。多由老叶发生,初期叶片产生紫红色或褐色的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扩大相互愈合中央呈灰褐色。防治方法:选择避风避雨的栽培设施,防止人为或机械损伤。加强通风排湿。发病初期用新植霉素1500,或硫酸连霉素1500倍,多菌灵800倍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蓟马、地种蝇。
农业防治。风口安装防虫网,阻断成虫入侵;及时消除棚内垃圾,彻底消除虫源;悬挂粘虫板捕杀成虫。
化学防治。白粉虱用虫螨净烟剂熏杀或1000倍液吡虫啉,或1000倍液~1500倍液25%扑虱灵, 或3 0 0 0 倍液2 . 5 % 天克星乳油喷防;蓟马可在开花前用虫螨净烟剂或虱净蚜绝烟剂,或敌敌畏烟剂薰杀;或500倍~600倍50%敌敌畏乳油,或2000倍液~2500倍液20%吡虫啉,或2500倍液~3000倍液2. 5 %的天克星乳油喷防;地种蝇在发生初期用农斯利和阿维菌素混合灌根,配比为2:1。浓度为农斯利2000倍液,阿维菌素1500倍液。每株灌200 g,24 h后用大水冲浇基质,随后再用1500倍液的农斯利喷洒防效更好。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