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大棚双层覆盖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近年来,在陕西安康市的月河川道及城市周边,以简易中棚设施为主,在棚内起垄种植、在公路边摆摊销售草莓的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

近年来,在陕西安康市的月河川道及城市周边,以简易中棚设施为主,在棚内起垄种植、在公路边摆摊销售草莓的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能力增强,引进、示范、应用大棚双层覆盖进行草莓立体无土栽培,达到草莓质量优、品质佳、产量高的目的,兼具采摘体验功能的现代农业技术,对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 2015 年开始,在安康市阳晨现代农业园区的大棚中开展了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连续 3 年的生产实践,该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栽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具有省力省工、节约肥水、清洁卫生、易于管理的特点,同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大棚设施空间,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现将大棚双层覆盖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设备安装
1.1 设备组成
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组成包括立体 “A” 字形架、PVC 栽培槽、基质、水肥一体化系统。 栽培大棚以东西方向延长,栽培架以南北方向摆放为好,便于草莓受光面大、着色均匀。 为确保草莓安全越冬,大棚需要搭建双层支架备用。
1.2 立架搭建
栽培架由角钢焊接成“A”字形支架而成。 支架高 140 cm,底宽160 cm,长度依据大棚宽度而定。 在两边脊上每隔 55 cm 高度焊接一根半圆钢圈用于摆放栽培槽; 在两边脊上分别安装 2 排半圆形PVC 材质的栽培槽,顶层安装 1 排栽培槽,每层管道相距 50 cm,每架放置 5 道栽培槽,相邻两架间距 80 cm。
1.3 栽培槽制作
栽培槽用直径为 315 mm 的 PVC 管道制作, 长度依据棚宽而定,将管道从中间锯开成为两半,两端封堵,管道底部用直径 75 mmPVC 管道锯开倒扣在栽培管道底部,铺上无纺布起过滤作用,方便多余肥水从底部流走。 然后将栽培槽按照“A”字形架高低依次摆放调整水平。
1.4 基质配备
栽培基质以东北草炭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珍珠岩,再加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菜籽饼、沼渣)充分 拌 匀 而 成。 配制比例为草炭∶珍 珠岩∶有 机肥=6 ∶2 ∶2, 每 1 m3 基 质 加 入 5 kg 复 合 肥 (N ∶P ∶K =15∶15∶15)。 定植前 7 天,基质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等杀菌消毒后填入栽培槽,稍用力压实,以基质填满整个栽培槽为准。
1.5 水肥一体化系统安装
水肥一体化系统由 4 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地下式营养液储水设备,该部分主要由储水池和配肥罐构成。 第二部分是动力增压系统,通过水泵加压,在供水系统的首部安装压力表,调节压力大小。第三部分是供水回水系统,供水由直径 20 mm 的管道构成,每层按照“工”字形安装;在栽培槽的末端用直径 32 mm 管道安装成“出”字形,将多余水肥通过回水系统过滤后流回储水池循环利用。 第四部分是滴灌系统, 每道栽培槽铺设 2 道滴灌或渗灌管,基质填满后,依据栽培槽长度裁剪滴管,安装调试待用。 滴灌系统要经常清洗和维护。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休眠浅、成熟早、果个大、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 依据本地生产环境、风味口感、市场需求,经过连续 3 年的栽培对比,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抗病抗逆性等指标,选择红颜、章姬、丰香、红袖添香等表现突出的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2.2 定植技术
安康地区草莓定植适宜时期为 9 月上旬,12 月中旬开始采摘上市,翌年 5 月下旬采摘结束。 定植前在大棚上用 70%遮光率的遮阳网覆盖。 栽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色深绿、无病虫害、具有 4~5片叶的优质苗进行定植。 每个栽培槽定植 2 行,行距20 cm,株距 18 cm。 栽苗时秧苗根颈部分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及时按实基质,固定苗位,浇水稳苗。 定植时间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尽量避开中午高温强光照时段,减少草莓苗萎蔫失水,有利缓苗。 缓苗后 3~5 天让草莓秧苗受光强度逐渐增强。
2.3 定植后管理
①铺设地膜 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培根露心。 缓苗后在栽培槽上铺设黑地膜,覆膜时将地膜覆在槽面植株上,按株行距将地膜撕开小孔,掏出全部叶片,使地膜紧贴基质,并用胶带将地膜粘在栽培槽下。 为有效控制设施内空气湿度,可以将栽培槽下和过道用农用地布全覆盖,兼具美观、抑制杂草的效果。
②温度管理 草莓喜温凉气候,生育期要求白天 25~30℃, 夜 间不低 于 12℃, 结 果期白 天 20~23℃,夜间不低于 5℃,当气温高于 30℃并且日照强时,生长不良。 在 9 月上旬草莓刚栽植时,可不覆盖大棚薄膜,只在大棚骨架上覆盖遮阳网起到遮荫降温作用,缓苗后逐渐揭除遮阳网。 10 月下旬(霜降)后,随着气温下降,需覆盖大棚薄膜,中午温度高时适当通风,以后逐步减小通风量,进入快速生长期。到了 11 月下旬(小雪)后,及时覆盖 2 层薄膜,加强夜间保温,可提高温度 2~3℃。 进入 12 月下旬(冬至)后,当夜间温度低于 6℃时,采取临时加温措施,防寒保温确保草莓过冬。 翌年 2 月上旬(立春)过后,气温逐步回升,视天气情况中午逐渐通风,进入 3 月上旬过后拆除 2 层薄膜,加大通风并进入正常管理。
③光照管理 草莓为喜光性植物,较耐阴。 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口感好;光照中等时植株健壮、果大色淡、含糖量降低;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冬季光照不能达到草莓光饱和点(25 000 lx)时, 可采用植物生长灯补光, 每 667 m2 安装 40 W植物补光灯 50~60 盏,阴雨天傍晚补光 4 h,可有效改善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产量。
2.4 水肥管理
①浇水时间 草莓生长的适宜基质湿度 为70%~80%,空气湿度为 60%~70%。营养生长阶段可适当喷水加湿,生殖生长阶段不要喷水。 定植后立即开启滴管系统,滴清水降温稳根,利于缓苗。 连续晴天的情况下,一般 4~5 天浇一次,连续阴天的情况下,时间要长一些,掌握手捏基质不成团、不出水时即可浇灌。
②营养液配方 无土栽培草莓营养液原液配方:硝酸钙 300 mg/L、硝酸钾 300 mg/L、尿素 200 mg/L、硫酸镁 100 mg/L、硫 酸铁 20 mg/L、硼 酸 2.0 mg/L、硫酸锌 0.1 mg/L、硫酸锰 0.1 mg/L、硫酸铜 0.05 mg/L。也可以直接购买草莓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
③营养液管理 秧苗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液浓度要求不同, 刚定植的草莓秧苗要浇灌清水,7~10 天后待草莓秧苗长出新根后,用原液配方的1/3 浓度进行浇灌,15~20 天后用原液配方 1/2 浓度浇灌,30 天后用原液配方浓度浇灌。 生产中每周测一次储水池 EC 值,控制在 1.0~1.5 mS/cm。 开花结果期可适当增加些磷、钾、硼肥;每周测一次 pH 值,pH 值 要控制 在 5.5~6.5;营 养液含 氧 量 保 证≥4~5 mg/L,营养液温度冬季不低于 15℃,冬季可用加热棒加温,夏季不高于 28℃,营养液池尽量安装在地下,冬暖夏凉。
2.5 花期管理
①辅助授粉 草莓属于自花授粉植物,但设施反季节栽培中,缺少天然的虫媒、风媒可利用,可以采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蜜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率低,卖相好,果实质量大,增产效果明显。 在草莓开花前 7 天将蜜蜂蜂箱放入大棚适应环境,并注意通风排湿。 一般 667 m2 大棚等设施内放置蜜蜂 1~2箱,蜜蜂总数控制在 1 万~2 万只/667 m2。 需要对草莓进行药物防治时要将蜜蜂箱移到大棚外,避免蜜蜂被药熏死。
②植株调整 在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 老叶、果穗梗、匍匐茎消耗植株母体养分,老叶容易孳生病虫害。 为保证草莓植株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发育状态,必须每 10 天左右定期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和果穗梗。

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 、叶 斑 病 、根 腐 病 、 白 粉病、灰霉病,主要虫害 有 红 蜘 蛛、蚜 虫。 应 遵 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 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 防 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必 要 时 使 用生物农药。
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苗、平衡施肥等。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并集中处置,保持适当密度,加强通风透光,做好温湿度控制,实行健康栽培。
3.2 物理防治
采取在大棚外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在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在棚内悬挂黄板诱杀、配制糖醋液诱杀等方法,能有效减少虫害发生。
3.3 生态防治
在大棚内释放人工养殖的捕食螨、瓢虫等天敌昆虫来捕食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3.4 生物防治
在易发病虫季节,选择适合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在叶背叶面均匀喷雾,严格执行采摘间隔期。 尽量先采摘后喷药,禁止采摘前喷药。

4 采收包装
4.1 包装盒订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草莓包装盒已不适应现代消费需求。 利用 PVC 材料做成草莓包装盒,配合纸箱或者透明包装袋,组成草莓礼品盒,用于展会展示、宴会消费、礼品配送、采摘活动、员工福利等,满足草莓高端市场的需求。 草莓包装分为精装盒和散装盒, 精装盒有 12、15、20 粒悬空塑料盒包装; 散装盒分为 250、500、1 000 g 普通包装盒,以及 1 500 g 纸箱包装盒。
4.2 采摘时间
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远距离运输应在果面着色 70%后采收, 近距离销售可 在 果 面 着 色 80%~0%时采摘。 为了保证草莓果实鲜美,通常草莓的采收时间为 8:00~10:00 或 16:00~18:00,避开早晨露水和中午高温,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
4.3 采摘方法
采摘时用拇指和食指拿住果柄,在距萼片 1 cm处掐断,不要损伤花萼,要轻拿轻放,尽量将采摘、装盒、贮运一次性完成,避免挤压、损伤果实,并尽快冷藏保存销售。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