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春季露地栽培时,小菜蛾、蚜虫等为害严重,迫使菜农大量使用农药,特别是当小菜蛾钻入叶球内部后,药剂防治几乎不起作用,造成整株白菜不能食用。笔者借鉴韩国在露地使用隔离网大面积生产辣椒、人参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对春季大白菜进行了隔离大纱网棚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
1 隔离大纱网棚的建造
选择1 a(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且长60 m、宽50 m ,面积达3 000 m 2 的地块。使用过去建设大拱棚的2.5 m 高的水泥立柱,立柱前、后、左、右每隔4 m 埋1 根立柱,深度50 cm 左右,顶部用8 号钢丝正“十”字型拉直,使顶部形成一个平面结构,并用细铁丝固定在水泥立柱上,再用无纺布把顶部包好,防止磨破纱网。为了防止大棚的四周往里边倾斜,在隔离大纱网棚周边的立柱外1.5 m 处把钢丝下拉到地面固定在地下。注意立柱顶部要高低一致,扣上纱网才能平整,四周固定的钢丝也要在一条直线上,然后用40 目的尼龙纱网扣起来,四周拉紧埋入地下,整个棚就建好了。
2 整地做畦
首先清理田间建棚制造的垃圾,深翻土地并整平地面。每667 m 2 施入优质土杂肥5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40 kg,用旋耕机将肥料与土壤混匀,然后在每两个立柱之间做4 个宽1m 的平畦,灌水备播。
3 适时播种
根据山东省种植的主要模式,采用双层膜茬口和单层膜茬口栽培,双层膜茬口于3 月初播种,播种后在畦面扣地膜,然后每2 个畦用3 m 长的竹片搭一个小拱棚,覆盖3 m 宽的塑料薄膜;单层膜茬口在3 月底播种,播种后在畦面扣地膜。出苗后至2 片真叶时及时破膜露苗,在2 片叶和5 片叶时分别间苗1次,8~9 片真叶时定苗。
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同常规大白菜的栽培管理,在大白菜莲座期随着气温的升高,蚜虫、蚊蝇开始活动,及时在整个棚内悬挂黄色粘蚜板,每667 m 2 约30 块。
5 成本核算
5.1 建大纱网棚的费用
该棚建设面积3 000 m 2,使用水泥立柱费用2 688 元(224 根,每根12 元),40目纱网费用6 480 元(3 600 m 2,1.80 元·m -2),钢丝、细铁丝费用520 元(130 kg,4 元·kg-1)。总计投入资金9 688 元,每667 m 2 折合成本2 150 元。纱网、钢丝、细铁丝能连续使用5 a(年)以上,水泥立柱按10 a(年)计算,每667 m 2 年成本为370 元左右。
该棚建设面积3 000 m 2,使用水泥立柱费用2 688 元(224 根,每根12 元),40目纱网费用6 480 元(3 600 m 2,1.80 元·m -2),钢丝、细铁丝费用520 元(130 kg,4 元·kg-1)。总计投入资金9 688 元,每667 m 2 折合成本2 150 元。纱网、钢丝、细铁丝能连续使用5 a(年)以上,水泥立柱按10 a(年)计算,每667 m 2 年成本为370 元左右。
5.2 节省的费用
每667 m 2 节省浇水2~3 次的水电费,节省使用农药成本,以及浇水、打药的人工费等最低在200 元以上。每667 m 2 产量比露地增加15% 以上,可增加经济效益300 元以上。
每667 m 2 节省浇水2~3 次的水电费,节省使用农药成本,以及浇水、打药的人工费等最低在200 元以上。每667 m 2 产量比露地增加15% 以上,可增加经济效益300 元以上。
6 种植效果
分析此栽培模式在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已经连续试验了2 a(年),效果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大白菜的生长期要比露地提早1 周成熟,主要是由于在纱网的作用下,棚内的地温比露地提高2~3 ℃,受风的影响明显降低。
② 整个生长过程没有喷施杀虫农药,浇水比露地减少2~3 次,即节省了用工,又降低了用药、浇水成本,减少了农药残留污染。
③ 受隔离网的保护,叶片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露地大白菜,每667 m 2 产量比露地增产15% 以上。
④ 生产出的大白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空气粉尘的污染,叶面新鲜,叶球光洁漂亮,真正实现了优质绿色。
此外,在试验种植大白菜的同时,还在春萝卜、甘蓝等作物上进行了试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春萝卜表现为生长旺盛,可比露地种植提前1 周收获;甘蓝表现为小菜蛾、蚜虫为害明显降低。试验表明,进行隔离大纱网棚栽培将是露地蔬菜生产中解决粉尘污染、减少农药残留的一项有效途径,值得在全国露地蔬菜产区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