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 张东雷1,张玉铎1,郭永杰1,韩梅琳2,孙晓红2 (1. 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北京102446; 2. 北京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的试验研究
张东雷1,张玉铎1,郭永杰1,韩梅琳2,孙晓红2
(1. 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北京102446; 2. 北京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的大国,2011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约2 570 万t,较2010 年增加了13. 7%,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内,食用菌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农林业产生的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等副产品,培养料出菇后,会产生大量富含菌丝的菌糠废料,根据食用菌总产量折算,2011 年产生废菌糠近1 600 万t,约为食用菌总产量的60%。目前,这些废菌糠只有少部分被进一步加工和利用,大部分被随地丢弃或燃烧,其中的营养物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对环境还产生了严重污染。在北京地区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中,采收一潮菇后便弃掉了培养料基质,剩余基质中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没被利用。若将这些废弃的培养料基质(菌糠)部分替代棉籽壳、木屑或玉米芯进行食用菌再生产,则可大大降低成本,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金针菇菌糠用于平菇栽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菌糠及来源
金针菇菌糠由北京市房山区格瑞拓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平菇菌种为黑优抗,由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 2 菌种培养基
平菇母种用PDA 斜面培养,原种用麦粒培养基( 麦粒99%、石膏1%)培养,将培养好的平菇麦粒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83%、麸皮15%、蔗糖1%、石膏1%)。
1. 3 栽培料培养基配方
6 种栽培料培养基配方见表1。
6 种菌糠替代栽培料培养基配方

1. 4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配方设置5 个重复,每个重复150 袋。按上述配方称料,将培养料搅拌均匀,含水量调至60%左右,pH 值自然。采用22 cm × 45 cm × 0. 05 mm 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装料高30 cm,每袋装干料1. 1 kg,采用高压蘑菇灭菌器在120 ℃下灭菌4 h,闷料6 ~ 8 h,冷却至室温在无菌条件下两端接入平菇栽培种,置22 ℃左右培养室培养,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待菌丝满袋后移入菇棚,进行出菇管理,采收后,测定各培养料配方的鲜菇重量,计算生物学效率( 生物学效率= 鲜菇重/培养料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 1 金针菇菌糠的组成
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粗蛋白9. 04%,粗纤维26. 7%,纤维素11. 9%,半纤维素20. 9%,木质素7%;重金属含量:砷0. 09 mg /kg,铅1. 7 mg /kg,镉0. 04 mg /kg,汞、铬未检出。金针菇菌糠的粗蛋白和木质纤维素含量丰富,且重金属含量很低,适宜作为食用菌栽培的配料。
2. 2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发菌情况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发菌情况见表2 和表3。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接种与发菌完成时间
不同配方下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比较
由表3 可以看出,用工厂化金针菇的菌糠作为配料种植平菇,其发菌完成时间可比对照组缩短4 ~ 6 d,这可能是由于菌糠中的木质纤维素结构较为疏松,更容易被平菇菌丝分解和利用的缘故。
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如表3 所示,配方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4. 01、3. 95 mm/d,且菌丝长势健壮、浓密,菌袋洁白、硬度大;配方4、5、6 的菌丝生长速度也较快,菌丝的长势较为理想;配方1(对照组)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平均为3. 41 mm/d,但菌丝的长势正常,菌袋硬度也较大。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配方2、3 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配方4、5、6 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配方差异极显著。
2. 3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生物学效率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生物学效率见表4。由表4 可知,配方5 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96%;其次为配方3 和配方4;配方2 和配方6 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3%、84. 5%,也好于对照组(平均生物学效率70%)。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配方3、4、5 之间差异不显著,即添加30% ~ 40% 的金针菇菌糠废料种植平菇,对生物学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配方下平菇的产量比较

2. 4 不同配方栽培料的成本比较
6 种栽培料配方的成本比较见表5,由表5 可以看出,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其原料成本比对照组可以节约25. 2% ~ 49. 7%,并可获得较高的产出/投入比,经济效益显著。6 种栽培料配方的成本计算依据为2011 年北京市食用菌栽培原料的平均价格,分别为棉籽壳1 600 元/t、玉米芯700 元/t、杂木屑600 元/t、麦麸1 700 元/t 以及金针菇菌糠80 元/m3。
6 种栽培料配方的成本比较

2. 5 不同栽培料配方的平菇品质
分别采收配方3 和配方1( 对照组) 的一潮菇子实体,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其结果见表6。由表6 可见,利用菌糠栽培的平菇,其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比对照组略低,而粗纤维和脂肪的含量比对照组高,但2 种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均在平菇的正常营养水平范围内。说明利用金针菇菌糠再生产平菇是可行的。
不同栽培料配方的平菇品质比较

3 结论
本试验将工厂化的金针菇菌糠按不同的比例添加到以棉籽壳和木屑为主的培养基中在北京地区再生产秋冬茬平菇,发菌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菌丝的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发菌完成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 ~ 6 d,其中,菌糠添加量为40%的配方3 的发菌速度最快,菌丝长势也更健壮。不同配方下平菇的生物学效率试验表明:菌糠添加量为30%的配方5 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96%。当菌糠添加量为30% ~ 40%时,其生物学效率均达到90%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也表明:配方3 ( 菌糠添加量为40%)、配方4(菌糠添加量为35%)和配方5 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菌糠添加量的范围在30% ~ 40% 之间,对生物学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配方种植平菇的产出与投入比结果表明: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其产出与投入比高出对照组至少60%,经济效益显著,其中,配方2( 菌糠添加量为45%) 和配方3( 菌糠添加量为40%)的产出/投入比更高。综合考虑发菌效果、生物学效率以及产出与投入比3 个因素,优化出配方3( 菌糠添加量为40%)为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方。对配方1(对照组)和配方3(菌糠添加量为40%)所获得子实体(一潮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 种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相近,说明利用金针菇菌糠再生产平菇是可行的。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