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切花菊花的无土栽培技术

菊 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 我 国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三。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菊 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是 我 国十大名花之一,排行第三。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地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菊流派,如“小菊案头盆景”仅30cm 大小;“菊树”有如参天古木;“悬崖菊”似高山流水“龙菊”、“风菊”仿生制作;“落菊”、“牌坊菊”为仿物制作“大立菊”一盆百朵乃至千朵;“多朵菊”一盆十几朵;“三本菊”和“独本菊”却一盆3朵和1朵。
切花菊是菊花家族中的独秀,在各种鲜切花造艺中用量很大。目前,国内生产的切花菊品质与国外市场或香港市场相比,差距还很提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中的科技含量有差距,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望在产品档次上有显著提高。

1 形态特征
菊花为宿根草本植物,有时长成亚灌木状。根为须根系,白色至褐色。茎多直立生长,有的呈匍匐状而下垂,青绿色或带有紫褐色晕,上被灰色柔毛,粗壮而多分枝,节间长短不一。叶互生,具较大的锯齿和缺刻,表面粗糙,叶背疏生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菊花品种极多,花期大多在9~12月份,有些品种常年开花。花瓣有平、管、匙和畸瓣型等4类。

2 品种分类
2.1 按花序大小分(3类)
大菊系,花 序 直 径18cm 以 上;中 菊 系,花 序 直径9~18cm;小菊系,花序直径9cm 以下。
2.2 按开花期分(5类)
夏菊,6~7月份开花;早菊,9~10月份开花;秋菊,10~11月 份 开 花;寒 菊,12~1月 份 开 花;四 季菊,在冬季温暖的地作区四季多次开花,北方夏、秋季开花。
2.3 按株型分(2类)
按株型可 分 为 两 种 类 型:直 立 型,植 株 直 立 生长,多为大菊和中菊品种;匍匐型,植株不能自然直立生长,多为小菊品种。

3 习性
菊花喜阳光充足、秋季凉爽无严寒、地 势 高 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耐旱耐碱。有一定耐寒能力。宿根在华北地区可以露地越冬,地上部分可忍耐0~-4℃。耐肥,要求富含大量腐殖质、肥沃而疏松的中性土壤。除夏菊和四季菊等少数几个品种外,绝大部分属于短日照植物,春夏两季完成营养生长阶段,8月份以后日 照 时 间 缩 短 到 13h 以 下,最 低 气 温 降 到20℃以下,昼 夜 温 差 达 10℃ 以 上,花 芽 开 始 分 化。以后日照继续缩短到12.5h,最低气温降到15℃左右,花蕾开始形成。

4 繁殖
菊花繁殖以扦插为主,有时为了特殊需要也采用嫁接或播种繁殖。
4.1 扦插
菊花扦插容易成活,可以采用一般方法扦插。插穗用芽、枝、叶、叶芽等均可。基质选用蛭石、沙、珍珠岩、岩棉、尿醛等。扦插时间,头年11月份至翌年7月份,实际上任何季节都可以扦插。芽插应在有芽的季节,11月份至翌年5月份;枝插在4~5月份。管理:全光雾插,生根时间10天 以 上。或 置 疏荫下,经常喷水,使叶子保持湿润,15天后见光。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至少7天。
4.2 嫁接
嫁接时间,以砧木髓部稍呈白色尚未空心时为宜,在6月上旬至7月月上旬。接穗长7~10cm。
4.3 播种
播种主要用以培育新品种。播种时间为2月至4月初,基质选用蛭石、岩棉、尿醛、炉渣等。播种方法,在苗床或盆内均匀撒种(先 上 水),保 持 湿 度 在60% ~80%。 苗 高 2~3cm 时 间 苗 1 次,间 距2.5cm,苗高8cm 时移植。如果用岩棉块,最好每株1块,以便将来带块移植。

5 栽培管理
切花栽培培多用营养膜技术,也可用基质栽培。选择平瓣内曲、花型丰满而不飘洒的莲座型、芍药型大菊系品种。要求花瓣厚实,花枝坚韧,叶节均匀,花色鲜艳而有光泽,适合长途运输,在几天内不会萎蔫,或浸水后能很快挺拔的品种,于苗期移植。
  北方如欲在5月份供花,应选头年10月份扦插培育的花苗,冬季在温室内养护;如欲在8~9月份供花,可选在当年3月月份育苗,提前60天进行短日照处理。南方不需进行温室栽培,冬季和早春可供花,成本低。但夏季中午应适当遮荫,可以增加茎杆长度。
栽培基质,蛭石、岩 棉、陶 粒、珍 珠 岩、尿 醛、沙、锯末、浮石等均可。
切花菊生产中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有以下作用:
(1)增加茎的长度。在栽植后1~3天及20天后各1次1.5~6mg/L 赤霉素,能增加标准菊的茎长而无损与品质。
(2)减少标准菊花梗长度。除除芽后立即用比久2500mg/L涂抹或喷酒,可以缩短花梗长度。
(3)发根。0.1%~0.2%吲哚丁酸粉剂,扦插时沾少许即可
(4)抑制开花。在短日照诱导中,用3~4mg/L乙利喷雾。菊花采后保鲜,用25mg/L硝酸银处理。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