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茬日光温室黄瓜无土栽培技术
哈斯叶提古丽·拜克力; 阿衣加玛丽·库都热提
1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需要选择单位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且易畅销的品种,比如春秋王,春玉等。
2 育苗
2.1 基质准备与消毒
育苗过程中配制基质十分重要。若采用大田土或者重复利用的基质,可能会导致基质富含虫卵和病菌, 从而为育苗带来很多困难,所以要严格按要求配制基质,将草炭和珍珠岩均匀混合, 比例为4 ∶ 1,1 m3 土加入200 g 多菌灵,再加水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至45%即可。
育苗过程中配制基质十分重要。若采用大田土或者重复利用的基质,可能会导致基质富含虫卵和病菌, 从而为育苗带来很多困难,所以要严格按要求配制基质,将草炭和珍珠岩均匀混合, 比例为4 ∶ 1,1 m3 土加入200 g 多菌灵,再加水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至45%即可。
2.2 浸种与催芽
将种子浸泡于55~60 ℃的热水中,边泡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当水温降到30 ℃时, 停止搅拌, 再用清水继续浸泡12~14 小时,泡完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反复清洗,洗净后用湿巾包好, 在25~30 ℃下进行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可翻种子2~3 次,并清洗种子表面黏液,沥干后继续催芽。等60%~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将种子浸泡于55~60 ℃的热水中,边泡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当水温降到30 ℃时, 停止搅拌, 再用清水继续浸泡12~14 小时,泡完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反复清洗,洗净后用湿巾包好, 在25~30 ℃下进行保湿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可翻种子2~3 次,并清洗种子表面黏液,沥干后继续催芽。等60%~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 播种
将处理好的黄瓜进行播种,播在50或者72 穴的穴盘中, 然后用蛭石覆盖在穴盘上, 覆盖厚度为1~1.5 cm, 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将处理好的黄瓜进行播种,播在50或者72 穴的穴盘中, 然后用蛭石覆盖在穴盘上, 覆盖厚度为1~1.5 cm, 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2.4 浇水穴盘
浇水可以用水管喷灌即可,注意不能冲喷,以避免将基质冲走,播种前期用清水浇3 天,前3 天保证完全浇透,3 天后再用加有多菌灵4 000 倍液浇灌, 等出苗后就用营养液浇灌。
浇水可以用水管喷灌即可,注意不能冲喷,以避免将基质冲走,播种前期用清水浇3 天,前3 天保证完全浇透,3 天后再用加有多菌灵4 000 倍液浇灌, 等出苗后就用营养液浇灌。
2.5 温度管理
苗床需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以加快出苗。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 ℃,床温25 ℃左右即可。等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将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 ℃,夜间15~17 ℃。真叶露土后,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30 ℃,夜间14~16 ℃。
苗床需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以加快出苗。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 ℃,床温25 ℃左右即可。等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将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 ℃,夜间15~17 ℃。真叶露土后,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30 ℃,夜间14~16 ℃。
2.6 病虫防治
初秋育苗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白粉虱、烟分虱和白粉病等病虫害,可通过挂黄板(每4㎡挂1 个黄板)、盖防虫网的方法防治。或用药剂防治,用1 000 倍液百菌清(或500 倍液代森锰锌)+16 g 磷酸二氢钾,再加水配成16kg 溶液对叶面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轮换使用。防治期内共喷2~3 次,每隔5~7 天喷1 次。
2.7 炼苗
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以增强其抗寒性。炼苗一般在定植前1 周开始进行,白天使黄瓜苗处于20 ℃的温度下,夜间处于5℃温度下,对其进行锻炼。炼苗后幼苗的抗旱能力会大大增强,缓苗也快。
初秋育苗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白粉虱、烟分虱和白粉病等病虫害,可通过挂黄板(每4㎡挂1 个黄板)、盖防虫网的方法防治。或用药剂防治,用1 000 倍液百菌清(或500 倍液代森锰锌)+16 g 磷酸二氢钾,再加水配成16kg 溶液对叶面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轮换使用。防治期内共喷2~3 次,每隔5~7 天喷1 次。
2.7 炼苗
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以增强其抗寒性。炼苗一般在定植前1 周开始进行,白天使黄瓜苗处于20 ℃的温度下,夜间处于5℃温度下,对其进行锻炼。炼苗后幼苗的抗旱能力会大大增强,缓苗也快。
3 建栽培槽
先在温室地面上用砖铺成南北向的栽培槽,宽度为45 cm,高度为30 cm,两槽之间距离为80 cm。然后铺防水地膜,先沿着温室长度方向铺好防水地膜,然后在槽框内填入基质(基质配比与育苗基质相同)。注意温室两边的地膜要用地砖压实固定。
4 安装滴管设施
先安装水桶或建设蓄水池。在温室内安装1 个容量为15 m3 的水桶或者挖一个水池。注意水桶或水池的盖口约1 m2 左右即可。此外还需在水桶或水池内安装水泵(功率为1 200 W)。然后安置主水管。主水管沿着温室长度方向铺设,从蓄水池或水桶引出。再在每个栽培槽上铺2 条长度与温室宽度一致的滴灌带, 铺好滴灌带后在其上面铺一层薄膜。最后把所有槽上的滴灌带分别与主水管连接,注意要连接紧密。
5 定植
5.1 选苗
选苗要注意选择苗龄不过长、没病虫害、没突长的健康苗。
选苗要注意选择苗龄不过长、没病虫害、没突长的健康苗。
5.2 定植
定植应根据季节及日光温室的条件决定,一般选择白天的上午定植为宜。定植植距为30 cm,每槽定植2 行即可。定植完后浇透水。缓苗期间, 因伤根或其他原因发现有死苗的,及时补苗。
定植应根据季节及日光温室的条件决定,一般选择白天的上午定植为宜。定植植距为30 cm,每槽定植2 行即可。定植完后浇透水。缓苗期间, 因伤根或其他原因发现有死苗的,及时补苗。
6 定植后管理
6.1 温度管理
日光温室的温度应控制白天15~35 ℃,夜间不能低于10 ℃。如果日光温室温度下降到15 ℃以下时,及时用加温设施来提高室温,当室温过高时,通过打开通风口或者下方棚膜的方式通风降温。
日光温室的温度应控制白天15~35 ℃,夜间不能低于10 ℃。如果日光温室温度下降到15 ℃以下时,及时用加温设施来提高室温,当室温过高时,通过打开通风口或者下方棚膜的方式通风降温。
6.2 湿度管理
温室空气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可通过开闭通风口控制。基质的湿度一般以70%~80%为宜,通过浇水控制。
温室空气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可通过开闭通风口控制。基质的湿度一般以70%~80%为宜,通过浇水控制。
6.3 吊蔓
吊蔓之前将麻绳或者塑料绳挂好在铁丝上,等黄瓜长出至6~7 片真叶时,用麻绳或者塑料绳的另一端绑在植株根茎部, 并且定期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绕蔓。中午温度高时蔓不易折断,宜在中午进行吊蔓。如果主蔓不好的话需要培养侧蔓。注意吊绳要均匀。
吊蔓之前将麻绳或者塑料绳挂好在铁丝上,等黄瓜长出至6~7 片真叶时,用麻绳或者塑料绳的另一端绑在植株根茎部, 并且定期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绕蔓。中午温度高时蔓不易折断,宜在中午进行吊蔓。如果主蔓不好的话需要培养侧蔓。注意吊绳要均匀。
6.4 打杈
吊蔓后及时对新长出来的侧枝进行打杈,注意打杈时不能伤害主蔓的生长点,若不小心伤了主蔓的生长点, 可以把顶端的第一个侧枝留下来培养。
吊蔓后及时对新长出来的侧枝进行打杈,注意打杈时不能伤害主蔓的生长点,若不小心伤了主蔓的生长点, 可以把顶端的第一个侧枝留下来培养。
6.5 留瓜
严格按照要求, 每个节间留1 个瓜。若某个节间的瓜是弯瓜或者畸形瓜, 立马摘除。
严格按照要求, 每个节间留1 个瓜。若某个节间的瓜是弯瓜或者畸形瓜, 立马摘除。
7 病虫防治
7.1 农业防治
保持温室环境清洁干净,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株,发现病株立即拔出移到棚外处理,并及时进行土壤消毒。此外,摘除病叶后不能立刻碰其他植株,以避免传染。
保持温室环境清洁干净,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株,发现病株立即拔出移到棚外处理,并及时进行土壤消毒。此外,摘除病叶后不能立刻碰其他植株,以避免传染。
7.2 物理防治
安装防虫网可以有效防止害虫进入,一般在上下通风口安装。当温室内的烟粉虱、蚜虫、潜叶蝇等害虫的基数较低时,可利用黄板和蓝板(每4 m2 挂1 个)诱杀。此外,还可以悬挂杀虫灯诱杀。
安装防虫网可以有效防止害虫进入,一般在上下通风口安装。当温室内的烟粉虱、蚜虫、潜叶蝇等害虫的基数较低时,可利用黄板和蓝板(每4 m2 挂1 个)诱杀。此外,还可以悬挂杀虫灯诱杀。
7.3 生物防治
在日光温室内释放捕食螨,可以防治红蜘蛛、蓟马、烟粉虱、螨类等温室常见害虫。做法是:找到发生虫害的植株,在此植株上悬挂一袋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重点是围绕中心虫害植株进行辐射式悬挂捕食螨, 注意悬挂的位置要避免阳光直射。
在日光温室内释放捕食螨,可以防治红蜘蛛、蓟马、烟粉虱、螨类等温室常见害虫。做法是:找到发生虫害的植株,在此植株上悬挂一袋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重点是围绕中心虫害植株进行辐射式悬挂捕食螨, 注意悬挂的位置要避免阳光直射。
8 收获
摘瓜一般选择早上, 采摘时尽可能按照要求摘大小均匀的瓜, 若摘的瓜太小或太老会会影响售价。
9 落蔓
当蔓长到一定程度时, 需要把下部的瓜和底部的老叶都摘完,然后进行落蔓。注意要保证落蔓后的黄瓜蔓上至少有15 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