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日光温室栽培,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常常遭遇低温、冰冻、大风雨雪等突发性恶劣天气,2007年3月,朝阳市遭受的特大暴风雪灾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因此,掌握冬季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对确保安全生产、越冬、实现设施农业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冬季常发灾害性恶劣天气的种类及造成的危害
大风天气
白天出现大风天气,由于棚室内外空气压差大,随风力变化棚膜会上下摔打,造成棚膜破损,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出现棚膜撕破,形成大揭盖,使作物受害毁棚;夜间出现大风天气,容易把草苫吹破,使前屋面棚膜暴露出来,加速棚室散热,发生冻害。
暴风雪天气
此种天气会造成阴天寡照,降低棚内温度,并常伴有风灾。大雪还可能将棚室压塌。
强寒流降温天气
主要会导致温室热能损失,使作物遭受低温危害。
连阴天和阴后骤睛天气
连阴天和阴后骤睛天气
连阴天一方面会导致热能损失,温度下降,同时,由于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
以上4 种天气常常相伴而来,对设施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设施栽培防灾减灾措施
灾害性天气发生前
◆时常关注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及时修理破损的棚膜,通风口及棚门等;
◆大风来前,关闭温室的棚门及通风口;
◆及时检查,更换和拉紧压膜线或压条,使棚膜绷紧并附在骨架上,及时修理损坏的骨架;
◆下雪前,将温室前面清理干净,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存放扫下来的积雪;
◆如果有特大雪灾预报,则应在骨架的薄弱处临时添加支柱;
◆低温寒流来临之前,要提前预备加温设备或材料。
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
◆低温寒流来临之前,要提前预备加温设备或材料。
灾害性天气发生期间
◆大风期间要随时检查棚室压膜线、压膜地锚等固定棚膜物的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固定被风掀起的棚膜;
◆雪下的较少时,可从棚上往下扫,如果雪大,要及时打扫棚前的积雪,然后再扫上面的,这样温室前屋面底角不至于受力过大而压塌骨架;
◆使用卷帘机的,建议在草帘上覆盖一层塑料或彩布条,这样有利于除雪和减少草帘吸湿而增加重量,同时,选用卷帘机时尽量带手动装置,防止灾害性天气后的停电。
灾害性天气下的作物管理
灾害性天气下的作物管理包括光照、温室、湿度、灌溉、病虫害防治等5 个方面。
光照
光照是作物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基础,充足的光照是作物取得优质高产的前提。
◆连续阴天期间,只要温度不是很低,就要揭开草帘或揭半帘,如有短时阳光,棚内温度就会升高;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在阴天也会起到增光及提温作用。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上午尽量早卷草苫,下午晚放草苫,白天设施内的保温幕和小拱棚等保温覆盖,也要及时撤掉,连续阴天,长时间的弱光下,应及时补光。
◆久阴放晴后草帘不可一下全部揭开,要揭花帘,草帘揭开后随时观察,发现植株萎蔫后说明见光太多,应适当减少光照,要视植株状况确定揭帘数量。
◆雪停后,立即清除积雪,让作物早日见光,天睛后,应比往常揭草帘早一点, 这样可以在较低温度下适应强光条件。
◆加强作物管理,及时整枝抹杈,摘除老叶,加强通风补光。
温度
减少缝隙散热,设施密封要严实,薄膜破孔及墙体的裂缝等要及时粘补和堵塞严实,还应做好增加光照、以光补热,塑料薄膜多层覆盖,临时加温等。
湿度调控及水分管理
主要目的是避免室温及地温降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空气湿度调控,通风排湿 雪后要注意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提高作物抗寒能力;合理使用农药和叶面肥,连续阴天,设施内尽量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使用农药,不用或少用叶面喷雾法。
土壤湿度调控 灾害性天气后,尽量缓浇水,使根系恢复活力后再浇水,否则易造成沤根死苗,连续阴天,能不浇水就不浇水,需要浇水时尽可能少浇水,可采取浇小水或隔沟灌水的方式进行,避免因浇水过多造成室温及地温降低,浇水过后,中午应根据温度情况进行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作物栽培应急管理
连续阴天下,化肥,特别是氮肥不能施用过多,氮肥要深施,最好加强叶面肥喷施。科学调控植株生长一旦作物受到低温冷害要科学调控作物生长,促进植株机能恢复正常,对雪后已受轻微冻害或冷害的蔬菜作物要采取草苫遮光,避免阳光直射,使植株生长得到缓慢恢复,以免出现植株急性萎蔫或畸形生长;对因降雪期间没有及时揭苫而受到低温影响的作物,要喷洒生长调节剂或喷施活力素、0.3%尿素加1%葡萄糖等叶面肥调节生长;施用锌、钙肥灌根促发新根,恢复植株生长势,如果在此期间发生病害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择烟剂薰蒸或粉尘法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