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低洼湿地庭院桂花栽植养护技术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属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15m,适生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其树形优美,花香怡人,具有较高的…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属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15m,适生于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其树形优美,花香怡人,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南方园林树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部分地区几乎达到“无园不桂,无桂不成园”的地步。尤其是“八月桂”,被广泛栽植于公园、人行道和庭院(小区)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人们对桂花的生态习性掌握不足和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盲目攀比的心态,部分地区的桂花,特别是在南方部分低洼地区和湿地栽植的桂花,因立地条件不适宜,栽植养护不当,致使已栽植的桂花多年无法正常生长,表现在树冠不规则,偏冠、空秃,植株生长势衰弱;叶片扭曲、皱缩,叶片少、黄、薄,周期性枯梢;地上部分生长量小或完全停止生长,个别树木濒临死亡,每年只发1次春梢,发枝少,新梢一般只有几片叶,严重影响了观赏效果。经过5a多低洼湿地桂花栽植养护实践,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贫瘠、地下根系和地上枝叶的生理平衡失调、地块选择和栽植养护措施不当造成的。因此,针对低洼湿地的特点和桂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习性,采取了修剪、施肥、松耕、控水等措施,使桂花的整体感观得到明显改变,生长势头良好,叶片变厚,叶色呈现出墨绿色、有光泽,生长量明显增加,实现了桂花在低洼湿地的正常生长。现总结栽培养护技术如下,以供参考。
 
1 桂花的栽植
1.1 苗木选择
选择树形饱满、枝叶茂盛、无病虫害、容易起挖、吊运的桂花,最好是苗圃内经过几次移植的桂花,对于未经移植的桂花要提前1~2a采取断根措施,斩断处离树桩距离为树桩直径的2~3倍,坚决杜绝未经移植直接从密林内移植出来的冠形不好的细高苗木。取苗时尽可能做到少伤根,起挖时带大土球,土球不小于树桩地径的4倍,边挖边用湿草帘和草绳捆扎土球、以防松散,挖好后用湿草帘和草绳包好捆实主干。树的大根用锯子锯断,在断根处涂抹生根粉等。
1.2 地块准备
桂花是喜土质松软、排水良好的阳性树种。在地块选择上,一是注意不要使其过度遮荫,尤其是南侧不应有高大的树木或楼房;二是不能使其产生涝根和烂根的现象,温州医学院地处低洼湿地,地下水位只有0.6m左右,在地块上应选择较高的位置。过去栽植的一些桂花就因地势低、加之过度浇水和树盘内马尼拉草坪的覆盖影响其通透性,长期影响无法恢复其正常长势。上海康健公园有几株桂花种在池塘边,多年不开花,后来移植到假山上的树坛中,很快就连年开花,说明良好的排水是桂花生长的重要条件。如果能够利用庭院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抬高地势,既增加了庭院的深度,也满足了桂花的生物特性,还减少了运输成本,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温州医学院2010年对桂花林的建设采取了在原地用垫土抬高1m的方式栽植桂花,经过2a多的观察,长势良好。
1.3 栽培季节
桂花栽植除了炎夏季节和寒冬季节以外,其它时间均可栽植,一般而言,在温州以11月后至春季桂花萌芽前为最佳移栽时期,此时苗木处于休眠状态,树液尚未流动或刚刚流动,移植后不久,活动力转强,易成活。
1.4 修剪和摘叶
修剪和摘叶的目的是降低树体的养分消耗量和水分蒸腾量。截枝量的多少依树龄大小和生长势强弱确定。树势强和树龄小的树木可适当多留些枝,规格较大的桂花因生长势弱要少留些枝;但桂花是一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和须根均很发达,比较耐移植和栽植成活率较高的园林树种,因而在桂花的正常移植中应尽量保留桂花的正常冠型,在修剪中以修剪内膛树、病弱枝为主,并配以摘除部分树叶,不截骨干枝。
1.5 栽植
栽植穴的大小取决于桂花土球的大小,预先挖好的植树穴的规格应比土球直径大60~80cm,树穴要垂直往下挖,表土和心土要分开放置。温州地区表土很薄,桂花基本上都要靠客土栽植,外运黄土为周边山上挖来的黄土,非表土,营养成分含量不高,粘度较大,酸性,pH 6左右。挖好后,在底部垫入厚30cm粪土(按1∶1=猪粪∶草炭土),再填入10cm黄土,使基肥不与土球直接接触,防止烧根。栽植时,将桂花安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栽植穴内,把拢冠的草绳剪除,调好观赏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其与移植前的方位一致。填入少量黄土固定土球,剪开包装物,接着填入拌有草炭土的黄土。填至一半时,用粗木棒将土球四周夯实,再用黄土和表土填平,用心土做好树盘,浇透水至不马上下渗为止。在运输和栽植过程中切忌将树横倒放在阳光下暴晒,
特别是在树木主干没有被包裹的情况下。

2 栽植后的养护

2.1 支固定架
在大树主干周围架设三角架,防止大树摇动。特别是在温州每年都有台风发生的可能,因此这项工作更是不可小视。
2.2 架荫棚和树叶浇水
5月份以后,在大树上架设荫棚,对树叶喷水保持小环境的湿度,减少水分蒸腾量、防止阳光直射灼伤树干。10月份天气转凉后撤除荫棚。
2.3 浇灌和排水
桂花忌湿,除开花前10~15d需充足水分外,其它季节均要控制浇水量,非极端天气一般不需要浇灌。特别是对于温州医学院这种在低洼湿地栽植的桂花更是宜少不宜多,适度干旱有利于促进根系的生长,防止涝根和烂根现象的出现。温州医学院2010年新种的桂花林和过去栽植长势不良的桂花相比,最近3a一直没有浇水,长势良好。对于刚栽下的大树,由于根系受损,吸水力弱,浇水更要慎重,以免根系腐烂。
2.4 树盘翻耕
清除树盘1m以内的所有杂草,每年冬季按20cm深度标准翻耕树盘1次,6月中下旬按15cm标准中耕树盘1次,树盘内不栽植草坪等影响土壤透气性的植物。
2.5 适度修剪
因目的不同,修剪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栽植时以保证树木成活、减少养分消耗和水分蒸腾为目的,宜轻剪和摘叶,不截骨干枝,保留桂花完整的冠型;7月前剪除细弱枝、残缺枝、病虫枝和内膛枝,以增加通风透光,防止病害、减少台风危害为目的;冬季是最适宜修剪的季节,一要将枯枝、细弱枝、残缺枝、病虫枝全部剪去;二要根据树势和桂花树的大小、强弱对保留枝条进行适度修剪,起到抑长和促长的作用,达到预想的目的。对于长势过旺的桂花必要时也可以在春季采用化控的方式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严重长势不良,甚至濒临死亡的桂花宜重剪。可牺牲短期景观效果,采取回缩、短截等重剪方式,刺激根系生长,防止周期性枯梢,恢复树势。虽然普遍认为桂花是一种生长缓慢的阳性树种,为了不影响观赏效果一般不主张对桂花进行重截,但实践证明,对于严重长势不良甚至濒临死亡的桂花,采取重截仍然不失为一种快速恢复生长的好办法,重剪后养护得当的情况下第2年部分新萌枝条年生长量可达到50cm以上。
2.6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土质偏碱可引起桂花的生理缺铁症,叶片黄化。温州医学院桂花全为客土栽植,运入的黄土,土壤偏酸性,适宜桂花生长,但营养成分不足,通透性不好。因而通过肥料提高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十分重要。增施有机肥应在冬季结合树盘翻耕进行。肥料的选择以猪粪为宜,与其它粪肥相比,它更有利于保持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2.7 适时追肥
每年春季抽枝前和开花前各追肥1次,春天以氮肥为主,开花前以磷钾肥为主,采用复合肥料,条件好的在每年夏天增施1次菜籽饼肥。
2.8 病虫害防治
桂花的抗逆性较强,病虫危害不重。常见的有炭疽病、叶斑病、介壳虫、红蜘蛛等,病害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锰锌进行防治。温州红蜘蛛发生频率较高,每年都需要叶面喷洒达螨宁、蚜螨杀等进行防治。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