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渣在蔬菜无土栽培上的应用技术
谢彦 彭勤生 毛琼华 张茂文
江西省峡江县现有两家省级大中型中药制药企业,它们以中药植物为主要原料, 主要生产多品种多剂型中成药, 年产中药渣约100 万 t(含水)。 主要成分是中药植物的根、茎、叶、皮、花、果等蒸馏后剩下的产物,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粗脂肪、淀粉、粗多糖、氨基酸和矿质营养成分,物理性状优良,所以非常适宜作蔬菜无土栽培基质。 2013 年笔者在峡江县杰亚蔬菜基地进行了以中药渣为基质的无土栽培蔬菜示范,示范面积为 1 800 m2(长 30 m、宽 6 m 的塑料大棚 10 个)。 采用一年三茬的辣椒—秋黄瓜—芹菜模式,通过示范,全年折合每 667 m2总产值可达 17 760 元,扣除生产成本及人工工资 1 580 元,每 667 m2纯利润达 16 180 元,其中每 667 m2收获早春辣椒 3 218 kg、产值 6 960 元;收获秋黄瓜 3 024 kg、产值 7200 元;收获芹菜 1 925 kg、产值 3 080 元。 现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有中药渣资源地区的菜农参考。
1 无土栽培设施及制作方法
1.1 无土栽培设施
本技术包括大棚、栽培槽和供水系统三部分设施组成。
1.2 栽培材料选择
①基质
选择配方三味以上或数味混合的中药渣。 药渣中各组分应粗细均匀搭配,尽量含有植物根、茎、叶、皮、花、果、种子。 堆积1 年以上的药渣可直接利用,新鲜药渣需经堆沤自然发酵 2 个月。
选择配方三味以上或数味混合的中药渣。 药渣中各组分应粗细均匀搭配,尽量含有植物根、茎、叶、皮、花、果、种子。 堆积1 年以上的药渣可直接利用,新鲜药渣需经堆沤自然发酵 2 个月。
②生物有机肥(或菌肥)
本方法一关键技术是加入适量能促使药渣进一步分解、释放营养物质的生物有机肥(或菌肥),宜选择国内外知名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企业正规产品,我们使用北京中航
本方法一关键技术是加入适量能促使药渣进一步分解、释放营养物质的生物有机肥(或菌肥),宜选择国内外知名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企业正规产品,我们使用北京中航
立兴公司的生物有机肥,该肥有效活菌数≥2 000 万个/g,有机质含量≥25%,速效养分含量≥8%。
③含硫三元复合肥
市面上购买,宜选用大公司生产的品牌产品,氮、磷、钾含量 45%~51%,根据不同蔬菜种类选择不同氮、磷、钾比例的复合肥,我们采用 51%撒可富硫酸钾型复合肥。
市面上购买,宜选用大公司生产的品牌产品,氮、磷、钾含量 45%~51%,根据不同蔬菜种类选择不同氮、磷、钾比例的复合肥,我们采用 51%撒可富硫酸钾型复合肥。
④水
没受污染的水均可,可以是井水、池塘水甚至自来水。
没受污染的水均可,可以是井水、池塘水甚至自来水。
1.3 制作方法
①栽培槽制作
先将大棚清理一次,去杂草和前茬作物残枝落叶,消好毒。 然后按每棚自然长度用砖头堆砌(或就地挖槽)宽 1 m、深 20 cm 的长方形凹槽,槽底应水平,每棚 4 垄,棚前后两头预留过道,槽内铺好宽幅 2 m、厚度大于 0.1 mm 的无破损新膜,槽四周膜要高出边沿 20 cm,并用土压好。
②基质与肥料配制方法
按每 667 m2大棚约需 20 000 kg(含水 50%)药渣,先将 80%中药渣填槽,之后均匀撒生物有机肥 150 kg(或菌肥 2 kg)和三元复合肥 25 kg, 然后将剩下的 20%中药渣加入各垄,耙平即可。 每茬可根据基质情况,添加适量的已发酵的中药渣和肥料。
先将大棚清理一次,去杂草和前茬作物残枝落叶,消好毒。 然后按每棚自然长度用砖头堆砌(或就地挖槽)宽 1 m、深 20 cm 的长方形凹槽,槽底应水平,每棚 4 垄,棚前后两头预留过道,槽内铺好宽幅 2 m、厚度大于 0.1 mm 的无破损新膜,槽四周膜要高出边沿 20 cm,并用土压好。
②基质与肥料配制方法
按每 667 m2大棚约需 20 000 kg(含水 50%)药渣,先将 80%中药渣填槽,之后均匀撒生物有机肥 150 kg(或菌肥 2 kg)和三元复合肥 25 kg, 然后将剩下的 20%中药渣加入各垄,耙平即可。 每茬可根据基质情况,添加适量的已发酵的中药渣和肥料。
③微灌
每垄安放一根微喷式薄壁软管, 软管连接灌溉系统供水。 第一次灌水至基质含水量 75%~80%,以膜底有一层 1~2 cm 积水为佳。以后做到干湿交替,待移栽菜苗。 早春辣椒栽培槽上盖地膜保温。
每垄安放一根微喷式薄壁软管, 软管连接灌溉系统供水。 第一次灌水至基质含水量 75%~80%,以膜底有一层 1~2 cm 积水为佳。以后做到干湿交替,待移栽菜苗。 早春辣椒栽培槽上盖地膜保温。
2 以中药渣为主要基质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2.1 茬口安排
早辣椒(或茄子、番茄)上年 11 月上旬播种;1月中下旬定植,3 月上旬始收,7 月中旬收完;秋黄瓜(或西葫芦)8 月中旬播种,9 月上旬定植(或 8 月下旬直播),10 月上旬始收,11 月上旬收完;芹菜 10月上旬播种,11 月上旬定植,翌年 1 月中旬收完。
2.2 管理要点
①品种选择与处理 尽量选择名优品种,除力求高产优质外, 还要兼顾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辣椒如辛香六号、湘研 19 号、杭椒 1 号等;黄瓜如津优 1 号、 春秋王等; 芹菜如津南冬芹、8401 芹菜等。 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消毒,预防蔬菜病虫害,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物浸种。
②大棚育苗 辣椒和黄瓜采用 50 孔穴盘基质育苗,芹菜直接采用苗床土育苗。 辣椒播种后加盖地膜和小拱棚,三膜覆盖,保温保湿,出苗后,撤去地膜,苗齐后,于晴天中午加强小拱棚和大棚两头通风排湿,移栽前 10 天撤除小拱膜,大棚低温炼苗。③基质消毒 种第二茬秋黄瓜前,基质采用太阳能消毒。 方法是 7 月下旬早春蔬菜清园后,在栽培槽上撒施生石灰,每 1 m2施用 0.25 kg 左右。 之后用开水喷湿基质, 使其含水量达到 60%以上,并盖严薄膜,密闭大棚,暴晒 10~20 天即可。
④定植 根据不同作物确定育苗期、 定植期、定植密度,浇定根水,大风低温和干燥时及时闭棚保湿 2~3 天,确保成活率高和上下茬衔接。
⑤定植后的管理 a.棚内温湿度管理。 棚内温度保持在 10~35℃, 相对湿度保持在 60%~80%,冬春季天冷采取闭棚或双膜覆盖方式保温(晴天中午应开棚通气排湿), 通常采取开棚或打开裙膜通风换气等方式降温、除湿。
b.肥水管理。 定植后 20 天内只浇清水,以后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确定追肥。 一般定植 20 天后开始撒施三元复合肥,然后打开微灌系统。 到收获旺盛期和后期可适当加大追肥用量。 也可通过丘氏施肥器浇灌营养液。
c.水分管理。 依据天气和苗的长势来确定,以保持基质含水量达 60%~85%为原则 (按干基质计)。灌溉的水量必须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大小进行调整,一般 5 天灌 1 次。 晴热天和生长盛期勤灌,阴雨天不灌,冬季少灌。
d.植株调整。 辣椒门椒以下的分枝长到 4~6 cm时,将其全部抹去,并摘除门椒。 如种植番茄,需插架绑蔓、整枝、打杈、打老叶和摘心,早春栽培为了早期产量高、果实大,多采用单秆整枝法,只留主秆结果,其余侧枝陆续摘除,待其结 4 穗果时摘心。 黄瓜需搭架引蔓或吊蔓, 并摘除卷须及下部侧枝,中上部侧枝见瓜后留 2 叶摘心, 主蔓满架时要打顶,并及时摘除畸形瓜、黄叶、老叶、病叶。
⑥病虫草害管理 中药渣无土栽培病虫草害少,但也要做好病虫防控工作。 首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严重的情况下,可科学选择化学防治。
a.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实施轮作;蔬菜生长期
a.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实施轮作;蔬菜生长期
间,及时摘除病虫为害的叶片、果实,或拔除病虫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科学灌水和大棚适时通气。
b.物理防治。可选用棚外灯光诱杀害虫、棚内性引诱剂诱杀夜蛾、小菜蛾和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及美洲斑潜蝇。 按基地大小设置,每 2 hm2设置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或接电式)1 台,每棚设置性引诱器 1 个,悬挂黄板 10 张。
c.生物防治。 使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印楝素防治菜青虫,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用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蚜虫,用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用农用链霉素防治青枯病,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农抗 120 防治炭疽病、枯萎病。
b.物理防治。可选用棚外灯光诱杀害虫、棚内性引诱剂诱杀夜蛾、小菜蛾和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及美洲斑潜蝇。 按基地大小设置,每 2 hm2设置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或接电式)1 台,每棚设置性引诱器 1 个,悬挂黄板 10 张。
c.生物防治。 使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印楝素防治菜青虫,用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用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蚜虫,用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用农用链霉素防治青枯病,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农抗 120 防治炭疽病、枯萎病。
d.化学防治。 根据蔬菜、病虫害种类不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 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 注重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执行安全用药和采收间隔期。
⑦采收 做到适时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影响品质,也影响产量。 一般以傍晚或凌晨采收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