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健身栽培技术

酒泉市地域广阔,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 42%,且非耕地面积比例大,占酒泉总面积的 74%,广泛分布戈壁、石滩、荒漠、盐碱、砂石等非耕地。在非耕地上发展日光温室可以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

酒泉市地域广阔,占甘肃省国土面积的 42%,且非耕地面积比例大,占酒泉总面积的 74%,广泛分布戈壁、石滩、荒漠、盐碱、砂石等非耕地。在非耕地上发展日光温室可以有效解决粮菜争地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和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蔬菜健身栽培,就是借鉴人类的健身理念,做好蔬菜栽培前期的各项预防工作,利用物理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达到蔬菜生产最安全、见效快、产量高、品质优的目的。

1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
土壤是蔬菜赖以生长的环境,土壤环境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酒泉市非耕地日光温室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现已推广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533.3 hm2,每 667 m2 温室可利用玉米秸秆50 m3,食用菌废料 8 m3
,牛、鸡粪等动物粪便 11 m3,可以生产出绿色蔬菜产品 8 000 kg,每 667 m2 平均效益可达 25 000 元以上。需要注意:栽培料中的植物秸秆、鸡粪和牛粪等有机物必须充分腐熟,并严格按照比例配料,防止植株发育慢、不扎根等症状。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是克服日光温室连作障碍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彻底的办法。

2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茬口与良种的选择
2.1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茬口
2.1.1 以市场为导向来确定种类和品种
根据市场行情选定需求量较大、价值较高、价格相对稳定的蔬菜,同时也避开生产过剩的季节和蔬菜种类。日光温室多用于冬季反季节生产,而且“元旦”“春节”两个节日正处于严冬期间,此时市场对蔬菜需求量大,应作为种植的考虑因素。
2.1.2 对当地气候条件和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作客观估计
冬天的晴天日数(日照时数)对茬口的安排至关重要。安排茬口时,要注意气候特点,以当年长期气象预报以及日光温室的设施条件作出客观地评估。
2.1.3 根据生产者种植水平确定种植品种
初次进行非耕地温室栽培可选择技术要求较低、栽培管理比较容易的蔬菜种植,为日后从事高效益、高难度的蔬菜生产创造条件,以达到稳产、高产、增值的目的。
2.2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优良品种的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经济性状以及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整齐度、遗传稳定性、种子播种品质的种子;种子包衣与消毒。

3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光照是日光温室的热量来源,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在光照条件不均匀的条件下,应用透光好、吸尘少、寿命长的复合薄膜,并及时清洁棚膜和揭盖草帘,解决光照不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非耕地日光温室,在保温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室内的最低温度应在 10℃以上,在白天阳光照射时,非耕地温室基质会把光能转换为热能,保持基质温度很重要;在非耕地日光温室中要加大通风、减少基质水分蒸发来控制湿度。

4 非耕地日光温室温、光、气调控技术
4.1 非耕地日光温室冬季增温控湿技术
4.1.1 增温保温技术
根据非耕地特点,设计建造了“大空间、新结构、保温好、低成本”的非耕地下挖型砂石强日光温室,即从沙石地面下挖 1 m,就地取材,利用挖出的块石砌建墙体,主墙体后面用沙石堆砌下部厚度 4 m、上部不小于 2 m 的保温层。酒泉市在深冬季节最低气温在 -20℃,但光照充足,仍能保证温室内部的温度;阳光照射到日光温室前屋面塑料薄膜上,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剩余光线才进入温室,选择透光性好、吸尘少、寿命长的醋酸乙烯无滴塑料薄膜是温室生产的首选;配套自动卷帘设施,可以迅速拉帘放帘,不但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增加 1 h 光照,提高室内温度 2℃左右;建造缓冲间,并在寒冷时加挂门帘,对温室的保温十分重要。
4.1.2 冬季控湿技术
冬季温室通风少,温室内容易积聚水汽,导致空气湿度过高,引发病害,抑制蔬菜的生长发育。所以,冬季温室控制湿度很重要。主要措施:合理栽培密度,施行全地膜覆盖;膜下暗灌,科学施肥;及时防病,减少喷雾;合理通风排湿。
4.2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光照管理技术
蔬菜可食用部位和形成阶段对光照度的上限要求:蔬菜对光照度要求的下限为 2 000~3 000 lx,瓜类蔬菜为 3.5 万~4.5 万 lx,茄果类蔬菜为 5 万~7万 lx,韭菜、芹菜、甘蓝等叶菜类为 3 万~4 万 lx。“冬至”前后,白天应采取措施补光,使光照度尽可能达到光饱和点,维持生理平衡。利用阳光灯对日光温室蔬菜进行补光延长了日光温室光合作用的效应,达到控秧促根、控蔓促果的效果,增产幅度达 1~3倍;同时提高植物含糖量,增强耐寒、耐旱及免疫力,是抑菌防病最经济实惠的办法。

5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水肥管理
5.1 水分管理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栽培采用膜下滴管技术,基质持水量保持在 60%~80%,根系透气性达到19%~25%。如果缺水,蔬菜品质差生长慢;水量大,有机生态无土栽培基质如果配比失调,基质内就会缺氧,造成作物沤根;空气湿度过大,易染病而难以控制。故苗期应控水促长根,中后期小水勤浇,保证高产。
5.2 肥料管理
非耕地日光温室栽培基质在施肥时应从实际出发,讲究营养比例,填充新基质,根据施肥标准进行平衡施肥。蔬菜生长所需碳、氮比例为 30∶1,有机质含量 3.5%。基质浓度为有效氮 100 mg/kg,有效磷24 mg/kg,速效钾 240 mg/kg。果菜类要注重钾肥,补充氮,僵化小叶补锌,干尖补钙,心腐补硼,染真菌病补钾、补硼,染病毒病补钼、补锌。

6 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在非耕地日光温室中的应用,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根际环境,相对传统土壤栽培,蔬菜植株体在抵抗生理障碍和病虫危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植株健康水平提高,病虫危害轻,但由于种苗、栽培基质原料和其他农用物资的调入,以及蔬菜病虫危害途径与形式的复杂多样性,病虫害问题依然不可忽视。因此,蔬菜生产强调禁用剧毒农药,采用综合栽培技术防病治虫,积极推广生物技术制剂和植物性农药,采用调理温、光、气等物理防治技术,积极推广生态防治,生产绿色优质蔬菜是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健身栽培的主要措施。
蔬菜的生长是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做好蔬菜健身栽培,提早预防,从基质到棚室,从定植到采收,环环紧扣,就能生产出安全放心的蔬菜,以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