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运城市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中药材品种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也是全国的中药材重要产地,当前,运城市中药材生产主要环节,主要以人工或极少数机械化为主,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全市中药材产业的…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中药材品种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也是全国的中药材重要产地,当前,运城市中药材生产主要环节,主要以人工或极少数机械化为主,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减少中药材种植主要生产环节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中药材种植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是农机人面临的新挑战。

一、运城市中药材种植基本情况

1.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运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地形地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以黄绵土、沙壤土为主的土壤条件。该市降雨季节较为集中,雨、热同期,尤其适宜种植以根茎入药的药材品种。这些先天条件的叠加使得该市成为许多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地,也成为山西省中药材品种较多、分布较广、药材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了解,《本草纲目》中记载的 120 种上品中药材中,运城适宜种植的就有 28 种。上世纪 80 年代全国中药材资源大规模普查结果显示,在运城共发现了 620 余种中药材,其中植物药材 539 种、动物药材 65 种、矿石药材 18 种。在国家列出的367 种中药材中,运城市占 191 种;在山西省列出的134 种中药材中,运城市占 122 种。主要分布在万荣、新绛、稷山、绛县、闻喜、夏县、临猗、平陆、芮城等县。2013 年全市种植面积达 4.5 万 hm2,其中野生面积 0.87 万 hm2,总产值达 8.7 亿元。

2. 基地生产初具规模

近几年,面对中药材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种植中药材成为运城市众多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种药材发“药财”的热情日益高涨。据了解,目前,中药材种植已在运城市部分县(市、区)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各自的种植特色。运城市先后建立了100 余个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各类药材种植示范区 20 余个,最大连片种植面积 0.2 万 hm2。其中,新绛、闻喜、平陆为远志的主要种植区;万荣、平陆、闻喜、夏县、新绛发展了大片柴胡生产基地;芮城的菊花、平陆的百合、垣曲的连翘等也各具特色。部分县(市、区)已发展为国内 20 多家药品生产大中型企业的原药种植基地,主要药材产品还远销国外。目前运城盛产的远志、柴胡、菊花等数个品种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甚至可以说决定这几种药材的全国药市行情。尤其是最近几年,万荣县的柴胡、芮城的菊花每年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50%;闻喜远志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60%,某些年份的销量甚至能占到全国当年总销量的 90%。
 
3. 药材产业集群开始凸显
盐湖的银湖制药、芮城的亚宝药业、万荣的华康药业、运城市绿鹤中草药有限公司等中药材企业纷纷建立药材生产基地,引进药材深加工项目。投资 1.5 亿元,占地 1.8 万 m2,商铺达 700 余间的运城中药材批发市场已于 2012 年 6 月在盐湖区空港揭牌成立。全国各地近百家药商已经入驻,而且柴胡、生地、黄芩等中药材的吞吐量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远志、柴胡、连翘、款冬花 4 个品种通过省级 GAP 验收。

4. 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中药材种植以一家一户为主,规模小,对中药材产业的拉动作用有限;二是中药材种植机具滞后。中药材的种植环节大都以人工、畜力、半化机械为主。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也很低,机具很少,一个 400 hm2中药材种植村仅有几台中药材挖掘机(即用薯类收获机挖掘中药材)。挖掘作业时,1 台挖掘机作业,需要 10 余人跟在后面捡拾药材,但机械收获损失率高,一块地需要挖两遍。成熟的中药材联合收获机,目前还没有;三是专业从事栽培、育种、加工和新机具研发的技术人才奇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专业人员更是寥寥无几。

二、根类中药材种植情况及对机械化的需求
由于远志、黄芩、柴胡都是小籽粒种子,又都是根类中药材,所以播种、施肥基本相同,现以远志为例。远志是一种十分抗寒、抗旱的草本药材,适应范围很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论荒山、荒地、林带、草原、平原都能生长,但低洼积水地生长不良。远志一年 3 季都可种植,在干旱地区下过透雨后种植最佳,只要小苗出来了,就再也旱不死。试验表明,远志密植可明显增产,播量一般为2kg/0.067hm2,采取宽幅播种,不用间苗,只要注意中耕除草就行。实际操作时,远志生长 2 年就可以采收,在荒野中 3 年或多年生都行。一般产量 150~250kg/0.067hm2,混等货 30~38元/kg,一级货 55~70元/kg,效益在5000元/0.067 hm2以上。
1. 耕整地、施肥
一般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地均可种植。由于种子小,播种时覆土又浅,常因土壤干旱或表土不平、土粒较大、出苗困难等,导致大量缺苗。解决的办法:首先,进行耕翻或深松,耕翻深度≥22 cm,深松的松土深度≥30 cm。耕翻后随即耙地,深松后再进行旋耕、耙地。整地一定要耙细耙透。因远志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 0.067 hm2施用圈肥或堆肥 250 kg、氮肥50 kg、过磷酸钙 150 kg 或过磷酸钙 50 kg、钾肥 25 kg。各种肥料可在耕翻或旋耕前撒于地表。
2. 种植方法
春播于 4 月中、下旬进行,秋播于 10 月中旬—11月上旬进行。旱地种植应在雨后播种,把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 0.2~0.5 cm,或直接覆盖一层麦壳。按行距20~23 cm 开浅沟条播,每 0.067 hm2播种量 2.5~3 kg,播种后约半个月开始出苗。秋播在播种次年春季出苗。运城市多选麦收后播种,因夏季多雨,温度又适宜,出苗整齐。运城市前几年是在油漆桶身上扎上一排排小洞,中间用铁丝做轴,两边做支架,人推前行进行播种(见图1)。后来有了单行播种机,效率可达 0.2~0.27 hm2/d(见图 2)。在此基础上,又改装了 3 行耧,用畜力拉,1 d 可播种 0.8 hm2,现主要用这两种方法。2012 年,有人自制手扶拖拉机牵引的 5 行中药材播种机(见图 3),每天可播种 1.3 hm2,但是手扶拖拉机只能牵引,不能操控提升与降落农具,地头转弯困难,多重复播种,浪费种子,使用人很少。
人力中药材播种工具
自制半化中药材播种耧
3. 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苗高 3~5 cm 时,按株距 3~6 cm进行间苗,缺苗的地方及时补苗。
(2)松土、除草 远志植株矮小,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松土除草,松土要浅,用耙子浅浅地均匀搂松地面,连续 2 次,保持土表疏松湿润。远志地里一般杂草多,容易掩盖植株,而且与药苗争水、争肥,要做到有草即拔。目前常用的针对粮食作物的除草剂喷到中药材地里,药苗也会被除死。因此,除草特别费工、费时,目前人工拔草,每人 40 元/d,1 人效率为 0.067~0.13 hm2/d。为避免草大掩苗,所以杂草苗高 2~3 cm 就要拔除。人工拔草时需长时间弯腰低头,劳动者比较艰苦。
(3)浇水施肥 远志性喜干燥,除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需适量浇水外,在生长后期一般不需经常浇水。在每年的冬春季以及4 月—5 月间各追肥 1 次,以磷肥为主。旱地和严重缺磷的地块可施硝酸磷复合肥25~30 kg/0.067 hm2、史丹利 30 kg/0.067 hm2,有利于根系生长。注意追肥一般要在有墒情的情况下进行。先用畜力牵引定做的3 行施肥耧施肥,然后耙耱,每天可追肥1.13 hm2,作业收费 375 元 /hm2。
(4)根外追肥 每年的 6 月中旬—7 月中旬,每 0.067 hm2喷质量分数 1%硫酸钾50~60 kg或 0.3%的磷酸二氢钾 80~100 kg,每隔 10 d 喷 1 次,连喷 2~3 次,喷施时间在下午 5 点以后为佳。喷钾肥可增强远志的抗病能力,促进根部生长和膨大,进一步提高根部产量。此环节已使用背负式喷雾器。
 
4.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在多雨季节发生,为害根部。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发病初期每隔6~7 d 喷洒质量分数 50%多菌灵 1 000 倍液2~3 次。
(2)叶枯病 高温季节易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是代森锰锌 800~1 000 倍液或瑞毒霉素 800 倍液叶面喷洒 1~2 次。
(3) 蚜虫 用质量分数 40%的氧化乐果 1 500 倍液喷洒,每 6~7 d 喷 1 次,连喷2 次。

5. 种子采收

由于远志蒴果成熟时开裂,种子易撒落在地面,故应在果实 7 月—8 月成熟时采收种子。一般用种子专用吸籽机。
 
6. 远志根的采收加工
先用机械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和杂质,趁水分未干时选粗大整齐的放在平板上来回搓至皮肉与木心分离,抽去木心,晒干即为远志筒。较小的根用木棒敲打使其松软,去掉木心,晒干,因皮部不成筒状,故名“远志肉”。过于细小,不能抽去木心的称为“远志根”。晒干的远志贮藏于干燥通风处。远志以筒粗、肉厚、去净木心者为佳。目前老百姓主要采取把挖回来的药材根茎晒蔫,全部是
人工用手捋着抽筒。按一个人工计算,5~10 kg/d,人工费 8 元 /kg。村里一个种植户挖了药,需要 20~30 人,连续捋筒作业 7~15 d才能完成;如果面积大,时间更长。为了便于捋筒作业,需要一边晾晒一边捋筒作业,村里中药材种得多了,本村劳力不够,需要用车运到没有种药的村找人捋筒,很费事。人工捋筒作业大多为中老年妇女,长时间一个姿势作业,非常辛苦。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在道地中药材种植主产区建立专项项目资金,用于鼓励中药材种植新机具的研发及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二是农机部门要深入道地中药材种植主产区,开展实际生产调研。应加大道地中药材播种、收获、追肥、初加工等环节新机具和中药材烘焙设备的研发、推广。开发或引进先进适用的中药材联合收获机。加大对道地中药材作业机具的补贴力度。实现标准化作业;三是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道地中药材专用除草剂开发、示范、推广。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