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现代化高效育苗技术
陈怀勐,赵彬,刘瑞冬,姚明磊,陈明远(北京市昌平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随着2012 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召开,草莓在北京昌平区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论是草莓品种,还是育苗、栽培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草莓产业的发展,2011 年北京市昌平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从日本诚和公司引进一套高架育苗设备。该设备(图1)采用无土化育苗,降低了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同时采用微电脑技术控制草莓生长所需的环境和营养,可培育出健壮的草莓苗,单位面积育苗量是传统育苗的3 倍以上,定植成活率在95% 以上,同时还加快了植株的花芽分化,使草莓提前上市,弥补了新鲜草莓的市场空缺,产量也较传统草莓提高30% 以上,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1 设备安装
该设备结构主体分为三大部分,包括给水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及栽培架、灌溉系统。
1.1 给水系统
该系统(图2)主要对地下水进行净化,经过石英砂、活性炭,以及其他过滤设备处理,去除水内的钙盐、镁盐及一些正负离子,使EC 值维持在0.1~0.2 m s·cm -1,pH 值在7.0 左右。经过去除离子净化的水,有利于营养液的配制,减少了因水内其他带电离子的影响而造成的一些微量元素流失,同时也因使用纯净水灌溉,相应地减少了水中携带病菌侵染植株的可能危害。
该系统(图2)主要对地下水进行净化,经过石英砂、活性炭,以及其他过滤设备处理,去除水内的钙盐、镁盐及一些正负离子,使EC 值维持在0.1~0.2 m s·cm -1,pH 值在7.0 左右。经过去除离子净化的水,有利于营养液的配制,减少了因水内其他带电离子的影响而造成的一些微量元素流失,同时也因使用纯净水灌溉,相应地减少了水中携带病菌侵染植株的可能危害。
1.2 环境控制系统及栽培架
该系统主要以春秋大棚为安装主体,采用日本进口PO 膜覆盖,棚内设有内遮阳,通过微电脑控制,可自动开启、闭合棚内遮阳网,达到遮阳、降温的作用。棚头设有风机、水帘,为棚内降温、增湿。在8 m 跨度的大棚内建栽培架,东西4 行,栽培架设有种植槽,分5 层。种植槽分两种,种植母株槽为“V”字形,槽高20 cm ,长100cm ,内设排水板及排水孔,以防沤根。另一种为长150 cm ,高6 cm ,作为子苗生产的种植槽,两侧设有排水孔。种植槽安装结构为母株槽设在最上层,下面4 层为子苗槽,对称分布。采用此设计,可增加草莓育苗面积,增加子苗数量。
该系统主要以春秋大棚为安装主体,采用日本进口PO 膜覆盖,棚内设有内遮阳,通过微电脑控制,可自动开启、闭合棚内遮阳网,达到遮阳、降温的作用。棚头设有风机、水帘,为棚内降温、增湿。在8 m 跨度的大棚内建栽培架,东西4 行,栽培架设有种植槽,分5 层。种植槽分两种,种植母株槽为“V”字形,槽高20 cm ,长100cm ,内设排水板及排水孔,以防沤根。另一种为长150 cm ,高6 cm ,作为子苗生产的种植槽,两侧设有排水孔。种植槽安装结构为母株槽设在最上层,下面4 层为子苗槽,对称分布。采用此设计,可增加草莓育苗面积,增加子苗数量。
1.3 灌溉系统
该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进行定时定量给水给肥,不断补充草莓苗生长所需的N、P、K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满足其每天所需的营养。该系统(图3)由营养液罐、灌溉泵、灌溉滴带、微电脑配肥控制系统以及废液收集槽组成。可通过微电脑配肥,降低苗期因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促使草莓苗期生长更健壮,同时提早花芽分化期,促进早熟、高产。灌溉采用滴灌设计,使之更节能节水。废液收集槽,可将灌溉废液收集,以便统一排放或二次使用,并降低化肥对土地的污染,减少肥耗。
该系统采用微电脑控制,进行定时定量给水给肥,不断补充草莓苗生长所需的N、P、K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满足其每天所需的营养。该系统(图3)由营养液罐、灌溉泵、灌溉滴带、微电脑配肥控制系统以及废液收集槽组成。可通过微电脑配肥,降低苗期因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促使草莓苗期生长更健壮,同时提早花芽分化期,促进早熟、高产。灌溉采用滴灌设计,使之更节能节水。废液收集槽,可将灌溉废液收集,以便统一排放或二次使用,并降低化肥对土地的污染,减少肥耗。
2 育苗技术及管理
引进设备后,草莓首次定植时间为2011 年4 月27 日,栽培品种为章姬草莓,苗木来源:日本诚和公司提供710 株,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提供605 株,组培苗118 株。定植株距为25 cm。
2.1 定植前草莓处理
定植前,首先将草莓的根部清洗干净,用剪刀去除一些老根,再用500 倍的百菌清溶液浸泡清洗,清洗完毕后方可定植。
定植前,首先将草莓的根部清洗干净,用剪刀去除一些老根,再用500 倍的百菌清溶液浸泡清洗,清洗完毕后方可定植。
2.2 定植
用日本进口桦树皮作基质,其纤维粗、蓬松。首先将桦树皮基质装入顶端育苗槽内,装满、按实,一般每个基质包装袋(长50 cm ,宽30 cm ,高10 cm ,净质量12 kg)可装3 个栽培槽。再采用专用钻头对装好的基质进行打孔(钻头锥形,打出的孔上大下小),每个栽培槽内打8 个呈“V”字形的孔。按照钻孔的大小及位置定植处理好的草莓母株。定植后浇清水,使桦树皮吸水的同时进行清洗,可以看到废液管中有黄色液体排出。定植初期要适当进行人工补水,关闭内遮阳,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待草莓苗生长点直立后,便不需要人为进行补水。
2.3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的草莓母苗采用微电脑控制育苗灌溉系统,每天灌溉6 次,给水给肥同时进行。营养液的配制主要使用日本商品A、B 肥料,A肥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所需的N、P、K 以及少量ED -TA – 铁、硫酸铜和硫酸亚铅,净质量11 kg。B 肥为硝酸钙,净质量6 kg。为防止A 肥与B 肥之间发生反应,产生钙盐沉淀,要分开包装。A、B 两种肥料溶于相应的两个营养罐内,在补水过程中测定灌溉营养液以及废液的EC 值,一般营养液EC 值应在0.6~0.8 m s·cm -1 之间,废液一般在1.2~1.3 m s·cm -1,期间营养液pH 值在7.0 左右。如果过高或过低,则应人为对自动施肥系统的稀释倍数进行调节。一般可每隔1 周对营养液以及废液的EC 值进行1 次测定,以及时调整稀释倍数,补充营养罐中的母液,满足草莓苗适宜的营养。人工管理主要是对草莓的老叶、花芽进行及时清理,以确保每株母苗有4~5 片营养叶。
2.3.1 温度管理
定植初期,由于外界温度过低,应注意保温,风口同样采用微电脑控制,定时通风,夜间关闭保温。定植1 个月后,要控制好温度的变化,确保草莓苗生长的最适温度25 ℃左右,8 月以后,夜间应注意通风,加大昼夜温差,尽快对草莓苗进行低温诱导,为移栽定植花芽分化作准备。
用日本进口桦树皮作基质,其纤维粗、蓬松。首先将桦树皮基质装入顶端育苗槽内,装满、按实,一般每个基质包装袋(长50 cm ,宽30 cm ,高10 cm ,净质量12 kg)可装3 个栽培槽。再采用专用钻头对装好的基质进行打孔(钻头锥形,打出的孔上大下小),每个栽培槽内打8 个呈“V”字形的孔。按照钻孔的大小及位置定植处理好的草莓母株。定植后浇清水,使桦树皮吸水的同时进行清洗,可以看到废液管中有黄色液体排出。定植初期要适当进行人工补水,关闭内遮阳,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待草莓苗生长点直立后,便不需要人为进行补水。
2.3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的草莓母苗采用微电脑控制育苗灌溉系统,每天灌溉6 次,给水给肥同时进行。营养液的配制主要使用日本商品A、B 肥料,A肥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所需的N、P、K 以及少量ED -TA – 铁、硫酸铜和硫酸亚铅,净质量11 kg。B 肥为硝酸钙,净质量6 kg。为防止A 肥与B 肥之间发生反应,产生钙盐沉淀,要分开包装。A、B 两种肥料溶于相应的两个营养罐内,在补水过程中测定灌溉营养液以及废液的EC 值,一般营养液EC 值应在0.6~0.8 m s·cm -1 之间,废液一般在1.2~1.3 m s·cm -1,期间营养液pH 值在7.0 左右。如果过高或过低,则应人为对自动施肥系统的稀释倍数进行调节。一般可每隔1 周对营养液以及废液的EC 值进行1 次测定,以及时调整稀释倍数,补充营养罐中的母液,满足草莓苗适宜的营养。人工管理主要是对草莓的老叶、花芽进行及时清理,以确保每株母苗有4~5 片营养叶。
2.3.1 温度管理
定植初期,由于外界温度过低,应注意保温,风口同样采用微电脑控制,定时通风,夜间关闭保温。定植1 个月后,要控制好温度的变化,确保草莓苗生长的最适温度25 ℃左右,8 月以后,夜间应注意通风,加大昼夜温差,尽快对草莓苗进行低温诱导,为移栽定植花芽分化作准备。
2.3.2 湿度管理
草莓母苗定植初期,棚内湿度要保持在70% ~80% ,高湿的环境可以降低新栽草莓苗的蒸腾失水,并及时补水。待1 周左右母苗成活后,再相应减少灌溉次数,此时已不需要在栽培槽内补水,但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70% 左右,可开启水帘、风机,达到增湿降温的目的。7~8 月,可在棚内增加喷水带,以达到增湿降温的目的。
草莓母苗定植初期,棚内湿度要保持在70% ~80% ,高湿的环境可以降低新栽草莓苗的蒸腾失水,并及时补水。待1 周左右母苗成活后,再相应减少灌溉次数,此时已不需要在栽培槽内补水,但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70% 左右,可开启水帘、风机,达到增湿降温的目的。7~8 月,可在棚内增加喷水带,以达到增湿降温的目的。
2.4 子苗管理
2.4.1 子苗的固定及其管理
草莓母苗定植后,主要管理是及时去除花芽,留取匍匐茎,经过1 个月的生长期,一级子苗便可以压条固定在最上面的子苗槽内,槽内装有基质,槽侧面有固定匍匐茎的专用卡口,草莓苗每隔4 cm 固定1 株,注意前期不需浇水。经过1 周后,二级幼苗同样依次固定在下一级子苗槽内,依次类推,一直固定到三级、四级子苗。固定后的子苗和母苗要及时去除老叶,防治病虫害,植株每隔1 周可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此期间正是北方最热时期,要及时对棚内降温、加湿,还可在地面上喷水,防止草莓苗脱水。
草莓母苗定植后,主要管理是及时去除花芽,留取匍匐茎,经过1 个月的生长期,一级子苗便可以压条固定在最上面的子苗槽内,槽内装有基质,槽侧面有固定匍匐茎的专用卡口,草莓苗每隔4 cm 固定1 株,注意前期不需浇水。经过1 周后,二级幼苗同样依次固定在下一级子苗槽内,依次类推,一直固定到三级、四级子苗。固定后的子苗和母苗要及时去除老叶,防治病虫害,植株每隔1 周可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此期间正是北方最热时期,要及时对棚内降温、加湿,还可在地面上喷水,防止草莓苗脱水。
2.4.2 子苗灌溉
定植前1 个月时可对草莓苗进行浇水,此次育苗对一级、二级草莓苗进行第1 次灌溉的时间在7 月22 日,全部采用去离子水,灌溉时间大约15 m in(分),目的主要是将子苗槽内的基质完全浸透。1 周后进行第2 次灌溉,此次浇入的是营养液,灌溉时间约10 m in(分),该营养液与母苗浇灌的营养液相同,同时对三级、四级子苗进行第1 次灌溉,同样采用去离子水。此后,每隔1 周灌溉1 次营养液,从子苗开始灌溉到草莓移栽定植大约40 d(天)左右,子苗在此期间根系健壮生长,出现许多白色新根,有利于提高草莓的移栽成活率。
2.4.3 炼苗移栽
在草莓定植前1 周左右即8 月28 日,用剪刀剪去草莓与草莓之间的匍匐茎,去除老叶,同时剪去母苗的所有叶片,目的是增加子苗透光率。在剪断匍匐茎后,棚内湿度相应的缓慢调低,缩短使用内遮阳时间,使子苗慢慢适应外界环境。1 周后,即可移栽定植。
定植前1 个月时可对草莓苗进行浇水,此次育苗对一级、二级草莓苗进行第1 次灌溉的时间在7 月22 日,全部采用去离子水,灌溉时间大约15 m in(分),目的主要是将子苗槽内的基质完全浸透。1 周后进行第2 次灌溉,此次浇入的是营养液,灌溉时间约10 m in(分),该营养液与母苗浇灌的营养液相同,同时对三级、四级子苗进行第1 次灌溉,同样采用去离子水。此后,每隔1 周灌溉1 次营养液,从子苗开始灌溉到草莓移栽定植大约40 d(天)左右,子苗在此期间根系健壮生长,出现许多白色新根,有利于提高草莓的移栽成活率。
2.4.3 炼苗移栽
在草莓定植前1 周左右即8 月28 日,用剪刀剪去草莓与草莓之间的匍匐茎,去除老叶,同时剪去母苗的所有叶片,目的是增加子苗透光率。在剪断匍匐茎后,棚内湿度相应的缓慢调低,缩短使用内遮阳时间,使子苗慢慢适应外界环境。1 周后,即可移栽定植。
2.5 病虫害防治
草莓在育苗期间,对母苗以及子苗应每周进行1 次杀菌剂处理,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常用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福美霜、嘧菌酯(阿米西达)、百菌清、多菌灵以及醚菌酯(翠贝)等,使用时注意交替施药。对于蚜虫、白粉虱可用吡虫啉防治,红蜘蛛可用哒螨灵或阿维菌素防治,对夜蛾或菜青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同时,应对草莓棚的周边环境进行清理,防止杂草丛生,对整理下来的老叶、病叶及时清理或烧毁,防止病原菌的二次侵染。
草莓在育苗期间,对母苗以及子苗应每周进行1 次杀菌剂处理,主要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常用杀菌剂有代森锰锌、福美霜、嘧菌酯(阿米西达)、百菌清、多菌灵以及醚菌酯(翠贝)等,使用时注意交替施药。对于蚜虫、白粉虱可用吡虫啉防治,红蜘蛛可用哒螨灵或阿维菌素防治,对夜蛾或菜青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同时,应对草莓棚的周边环境进行清理,防止杂草丛生,对整理下来的老叶、病叶及时清理或烧毁,防止病原菌的二次侵染。
3 育苗效果
此种草莓育苗过程从4 月27 日母苗定植到9 月5 日子苗移栽,育苗时间为四个半月,定植母株1 533株,生产一级健壮草莓苗30 000 株,平均每株母苗可产生子苗20 余株,是普通育苗方式的3 倍,合计每667 m 2 产草莓苗60 000 株以上,比普通露地育苗数量多而且健壮,草莓苗平均茎粗在1 cm 以上,定植成活率达到97% ,2011 年12 月4 日采收第1 批果实,较传统草莓种植早采果15 d(天)以上,提高产量30% 以上。
该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应的育苗方法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母苗栽培槽和子苗栽培槽远离地面立体分层,土地利用率高,且可以免去土传病害与土壤环境的影响,环境可控性强、生产操作方便、应用前景广阔。育苗方法中,母苗与子苗使用滴灌进行施肥供水,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定时定量的水肥供应促进母苗与子苗的生长,子苗健壮整齐,繁育系数高,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工厂化育苗生产。进口该设备所需费用较高,每套设备113 800元,设备国产化后成本会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