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柴胡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育苗地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沙质土壤或轻质壤土,偏酸性土壤为佳。地块选好后要施入充足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1 hm2施入磷酸二铵 15…

一、选地与整地
育苗地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沙质土壤或轻质壤土,偏酸性土壤为佳。地块选好后要施入充足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1 hm2施入磷酸二铵 150 kg。深耕 20~25 cm,然后做畦,畦宽 1.2~1.5 cm,畦长视土地平整度而定,畦埂高 15 cm。直播地的地块选定后,深耕 25 cm以上,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以秋深耕为佳,冬前进行耙耱保墒。
 
二、播种
1. 种子处理
(1)化学药剂处理 柴胡种子出苗率低,用药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出苗率。用质量分数 0.8%~1.0%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 10 min,可提高出苗率 15.4%;用质量分数 0.3%~0.5%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可提高出苗率 12.6%;用超声波处理种子 3~5 min,可提高种子出苗率14.7%。
(2)温水浸种 用 30℃~40℃温水浸种 8~12 h,除去水面秕籽,将种子与湿沙按 1∶3 的比例混合,在 20℃~25℃条件下催芽,约 7~10 d,当部分种子裂口后,将种子与湿沙一同播入土中;也可将种子用 30℃~40℃温水浸种48 h 后捞出,控干种子表面水分,均匀播入土中。
2. 播种时期的确定
(1)春播 当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 10℃以上,或土壤解冻达 10 cm以上,即可进行播种。在春旱严重或没有水利条件的干旱地区,一般不宜春播。
(2)夏播 又称雨季播种。夏播是柴胡主产区的主要播种形式。如出现伏旱,可改为早秋播。
(3)秋播 秋播宜早不宜迟,一般在立秋前后的 8 月上旬,播种后当年即可出苗,秋播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此季同样也是柴胡的最适宜播种期。
(4)冬播 在一些地区又称为晚秋播。冬播宜选用当年秋季收获的新种子,播种时间一般在 10 月下旬—11 月上旬,只要是土壤未上冻均可播种。冬播一般不宜直播,而多用于越冬作物的套种,如小麦套种柴胡等。

3. 播种方法

(1)育苗 播种方法:高床畦以撒播为主,平畦以条播为主。条播行距 10~12 cm,于 3 月上旬—4 月下旬进行播种。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沟,沟深 2~3 cm,幅宽 10 cm以上,用滚筒将种子撒入沟内,播种量 30~45 kg/hm2。覆土1.0~1.5 cm,然后穿平底鞋顺沟踩,或用小石磙镇压,再盖草或盖地膜保持地面湿润,干旱时用细孔喷壶浇水,苗齐后逐渐去盖物,地膜覆盖柴胡,出苗时要及时打孔放苗,以防烧苗。高畦撒播时,在正好的地上均匀撒播种子,撒籽后用筛子均匀地筛上一层湿润的细土覆盖畦面,覆土厚度1.5~2.0 cm,然后搭设小拱棚,保温、保湿。
(2)移栽 于当年秋末或次年早春移栽,按行距 20 cm开沟,沟深 10 cm 以上,按株距 5~8 cm 放苗,栽苗密度60 万株 /hm2以上,然后覆土,芦头上盖土 3 cm以上,有水利条件的应浇定根水,无水利条件的旱地宜在头年秋末进行移栽。
(3)直接播种 以条播为主,行距 20~25 cm,开沟 2~3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或用滚筒将种子滚入沟内,播量 30 kg/hm2,播后覆土 1.0~1.5 cm,然后进行踩实,或镇压提墒,再盖草保湿。
 
三、田间管理
1. 冬前管理
(1)育苗田的管理 经常检查棚内温度,温度控制在20℃~25℃,如果高于 28℃要遮阴或通风降温。畦面发生干旱有裂缝时,要用喷壶进行喷水,一次喷透、喷匀。育苗地一般两周后可出苗,逐渐进入苗期。当畦面见绿时要控制好湿度,用放风空的大小来调节棚内温、湿度。当苗高3~5 cm时,对拱棚采用昼敞夜覆的方法进行炼苗,逐渐撤掉拱棚。苗高 5~10cm时,追硫酸铵或尿素 90~120kg/hm2,追肥后浇 1 次透水。畦面保持清洁,发现杂草及时清除。苗田过于拥挤,要适当进行疏苗,留苗密度 120~150 株 /m2。
(2)生产田的管理 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严防草荒。苗高 5~7 cm时进行定苗,1 m2留苗 50 株。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3)越冬期间的管理 进入 10 月上旬以后,地上叶片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状态。为了防治冬春失墒,保证翌春返青有足够的土壤墒情,于封冻前浇 1 次冻水,对柴胡根系的生长十分有利。冬季严禁牲畜践踏和放牧,并防治火烧茎叶。
2. 翌年后的田间管理
当春季温度回升到 10℃以上时,幼芽开始萌动,生长出新的植株。干旱时要及时浇返青水,结合中耕,1 hm2施优质农肥 3 000 kg、磷酸二铵 90~120 kg。进入开花期,是柴胡需水分、养分的高峰期,大田一般要打顶,留种田要加强管理。一般在现蕾期 1 hm2追尿素 150 kg,追肥后结合浇水,满足柴胡生长发育对水分及养分的需要。雨涝注意及时排水。留种田选生长健壮的地块。8~10 月是种子成熟季节,由于抽薹开花不一致,因此种子成熟时间不同。当种子表皮变褐、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要求成熟一穗收一穗,成熟一株收一株。因柴胡种子随熟随落,很难做到一次收获。2 年生以上柴胡种子产量一般为 300~750 kg/hm2。
3. 打顶
柴胡进入花蕾期,为了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常用的方法是打顶,当部分花蕾开始出现,植株生长到 30 cm 以上时,开始打顶,分 2~3 次进行打顶,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增产在 30%以上。
4. 排灌水
柴胡是耐旱植物,不发生严重干旱时,一般不进行灌水。柴胡怕涝和田间积水,易发生根腐病。因此,雨涝时应及时进行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
(1)锈病 主要危害茎叶,叶面出现黄色病斑。5 月—6 月开始发病,雨季发病严重。管理不当,氮肥过多,植株徒长,都易发病。防治措施:及时清除病残枯叶,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质量分数 25%粉锈宁 1 000 倍液防治。
(2)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边缘色深,上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上病斑连成一片,植株枯萎死亡,7 月—8 月发生严重。防护措施:及时清除病残枯叶,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 1∶1∶160 波尔多液;生长期喷质量分数 40%代森铵 1 000 倍液或退菌特1 000 倍液。
2. 主要虫害
(1)黄凤蝶 以幼虫危害叶、花蕾。防治措施:人工捕杀,用质量分数 90%敌百虫 800 倍液,每隔 5~7 d 喷 1 次,连喷 2 或 3 次。
(2)蚜虫 多在 5 月—8 月间危害,在苗期及早返春时危害叶片,长聚集在嫩茎、叶上吸取汁液,造成幼苗枯萎。防治措施:用质量分数 40%乐果乳油 1500~2000 倍液喷杀。
 
五、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期的确定
据分析,1 年生柴胡根中皂苷总含量为 1.57%,2 年生的为 1.19%,但 2 年生根的干质量为 1 年生根的 3 倍以上,从总量收益率考虑,仍以 2 年生以上收获为佳,以 3 年生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2. 采收
于播种后 2~3 年采挖。一般于秋季植株枯萎后或早春萌芽前挖取地下根条,以春季采挖者为佳。挖出后抖去泥土,除去茎叶,晒干即成。按茎粗 0.6 cm以上、0.4~0.6 cm、0.4 cm以下 3 个等级捆成小捆出售。若提取柴胡油,宜阴干。一般 2 年生柴胡产量 1 500~2 250 kg/hm2,3 年生的2 250~3 000 kg/0.067 hm2,折干率 1∶2.5~3。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