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哈密瓜留果节位研究
常宗堂1,杜军志1,李省印1,司立征2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其肉质酥脆,风味独特,味甘如密,奇香袭人。新疆哈密瓜优异的品质和特有的口感闻名国内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上世纪80 年代哈密瓜开始东移栽培,1994 年陕西开始引进栽培,但由于栽培设施、技术滞后,效益不高,2006 年种植面积下降到133 hm2。目前,陕西甜瓜面积约8 000 hm2,但主要以种植光面早熟厚皮甜瓜品种为主,种类单一,花色品种少。为了发展哈密瓜生产,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促进陕西甜瓜产业提档升级和高效持续发展, 笔者积极探求哈密瓜栽培技术。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不同栽培、整枝、留果方式等技术因子对甜瓜的熟性、产量、品质、商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进行了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整枝留果试验研究,目的在于为指导哈密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西农脆宝,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育成的早熟哈密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较强,根系发达,耐低温弱光,叶片大,抗甜瓜枯萎病、炭疽病,适应性强;苗期生长速度快,易坐果。中早熟,果实发育期43~44 d;果实椭圆形,果面绿色有裂纹;果肉厚度3.3~3.5 cm,橘红色,肉质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5.5%,单果质量1.1~1.5 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留果节位设5 个处理:(1)16 节留果;(2)18 节留果;(3)20 节留果;(4) 20 节留果;(5)24 节留果。小区面积21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667 m2 栽植密度2 200 株,大行距90 cm,小行距60 cm,株距40 cm,每小区68株,每株留果1 个。
1.3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2 年3—6 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1 号日光温室进行。供试日光温室为2006 年建造,西北2 型,面积400 m2,土墙体外用12 cm 砖包,钢骨架,保温被覆盖保温。每年春、秋栽培2 茬甜瓜, 已连种11 茬。2012 年2 月9 日播种,采用穴盘基质育苗,3 月9 日幼苗2 叶1 心时定植,5 月31 日开始采收,6 月末采收结束。2011 年12 月施干鸡粪约1 m3(14 袋),施后深翻30 cm。2012 年3 月6-8 日400 m2 温室施生物有机肥200 kg(40 kg×5 袋),有机质≥25%,有效活菌数≥0.2 亿·g-1,N+P2O5+K2O≥4%);尿素15 kg(N≥46.4%);磷酸二铵13 kg(总养分≥57%,N∶P2O5∶K2O为14∶43∶0 );硫酸钾15 kg(总养分K2O≥52%)。施后旋地起垄,垄宽100 cm,垄高15 cm,沟宽50 cm,每垄定植2 行瓜苗,沿瓜行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植株主蔓5~6 片叶时开始吊蔓;按试验设计分别于16、18、20、22、24 节预留子蔓坐瓜,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当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子蔓坐瓜后留2 叶摘心,幼瓜核桃大小(约50 g)时选留1 果;主蔓25 叶后摘心。结果期(4 月27 日)穴施尿素5 kg(每株4.5 g),硫酸钾6 kg(每株6.5 g)。灌水采用滴灌灌溉,温度管理按常规进行。
1.4 记载项目
试验主要调查记载项目:播种育苗期、定植期、甜瓜开花坐果期、成熟采收期,节间长度、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折光仪(成都泰华光学有限公司生产,WATO-32% 型)测定。
2 试验结果
2.1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生育期的影响较大:开花坐果期、采收期均以16 节坐果最早,24 节坐果最晚。16 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比24 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早7 d,平均推迟1 个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晚1d; 留果节位低成熟提早,16 节位留果比24 节位留果采收期早10 d,平均提早1 个节位留果成熟期提前1.3 d。5 个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果实发育期相差1 d 或相同(表1)。
2.2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茎叶生长的影响
早春哈密瓜不同节位留果对节间长度、茎粗度、叶柄长度、最大叶长度和最大叶宽度等的生长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最大叶着生在20~23 节。
2.3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产量的影响
2.3.1 单果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留果节位提高了单果质量,依次为20 节位留果﹥24 节位留果﹥22节位留果﹥18 节位留果﹥16 节位留果。20 节位留果单果质量1.30 kg,比16 节位留果增加13.68%(表3)。哈密瓜产量由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产量构成,单株坐果数系人为留果因素影响,显然单果质量是哈密瓜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3.2 产量5 个处理以20 节位留果哈密瓜产量
最高,16 节位留果最低。20 节位留果667 m2 产量2 857 . 8 kg , 比16 节位留果2 513 . 9 kg 增加了13.68%。经F 检验,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产量差异不显著(F=6.137>F0.05(4,8)=4.07);新复极差测验进一步表明,18、20、22、24 节位留果4 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16 节位留果处理与其他4 个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3)。
2.4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哈密瓜品质的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早春哈密瓜在16~24 节位范围内,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5 种处理果形均呈椭圆形;果肉厚度最大仅差0.27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仅差0.73 百分点(表4)。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在16~24 节位范围内留果,留果节位低,哈密瓜成熟早,平均留果提早1 个节位,成熟期提前1.3 d。新复极差测验表明,18~24 节位留果4 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16 节位留果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在16~24 节位范围内,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单果质量是甜瓜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坐果数相同条件下,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因此,早春哈密瓜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增加单果质量。西农脆宝哈密瓜生长势强,叶片面积大,早春茬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在18~24 节位范围内留果为宜,作为早熟栽培可以在16 节留果。留果时必须达到一定叶面积,才能满足果实充分发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