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广告

天水市日光温室西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天水市日光温室西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李鹏奎1,王萍2,胡晓斌2,李文2(1.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0;2. 甘肃省天水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天水741…

天水市日光温室西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李鹏奎1,王萍2,胡晓斌2,李文2(1.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00;2. 甘肃省天水市蔬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天水741000)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属葫芦科,原产于非洲,具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之功效,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随着我国西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栽培效率却止步不前,肥料使用不当是当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问题。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是不用土壤栽培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养分供应矛盾,使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的提高。无土栽培类型大多为有机基质栽培,主要应用于日光温室,现已成为生产者普遍接受的瓜果蔬菜栽培技术。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天水市日光温室西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日光温室建造
1.1 结构参数
日光温室一般坐北朝南偏西5 ℃左右建造。室内跨度以7~8 m 为宜,脊高3.6~3.8 m,后屋面角40~45 ℃,前屋面角60 ℃。后墙高2.5 m,女儿墙0.7 m,墙体底部宽1.2 m,上部宽0.8 m。温室前后间距(后排前沿与前排后墙外沿)9~10m,东、西间距不少于5~7 m,中间留道路及渠系。
1.2 材料选择
1.2.1 骨架材料
采光面材料最好选购聚氯乙烯或醋酸乙稀高保温无滴膜。选择7.5 m 跨度拱圆式温室,拱杆长7.8~8.2 m,龙骨架间距3.6 m,中间加4 道竹片,横向拉8 号铁丝17 道(间距40cm)。后立柱为水泥柱,长3.1~3.3 m,间距1.8m。后梁2.2 m,为直径l5 cm 的圆木或截面15cm×10 cm 的水泥柱,间距1.8 m。梁面横拉8 号铁丝8 道,间距25 cm。为了加强载荷,前沿可用双道铁丝或30×30 角铁代替。
1.2.2 保温材料
采光膜面一般用稻草帘保温,需1 470 条/hm2 左右,草帘厚5 cm,打结紧实。
1.3 建造施工技术
1.3.1 施工时间
一般要求于8 月底前施工完毕。筑墙时土要干湿、粗细均匀,夯打结实,采用山墙包后墙或转角连体打法筑成。
1.3.2 后屋面施工
斜梁必须入墙体50 cm 并超过墙体上宽2/3。立柱根距后墙80 cm,顶端后倾l5 cm,倾角5 ℃,每个梁要求高低一致,梁与柱的连接处用铁丝扎绑结实。横梁上间距25 cm,拉好铁丝后上铺旧棚膜或房笆,然后将干草填足,用旧膜包裹覆土踏实,然后用草泥抹2 遍取平,整个后屋面必须做成前高后低(15∶100)坡度,使之平整无缝,便于排水,又能承受一定的工作重量。
1.3.3 采光屋面的施工
先将弯曲成弧形的钢管或龙骨架按间距固定在脊梁上,然后将另一头在棚前埋好的预件上固定,最后按40 cm 间距在钢管上拉17 道8 号铁丝,两头固定在山墙外的坠石上。铁丝与墙体相接处应垫上圆木,以防铁丝陷入墙体。然后按钢管间距在铁丝上搭上竹板,间距50~65 cm,交叉处用细铁丝扎绑牢固。
1.3.4 扣棚膜
为使温室土壤尽早蓄积热量和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毒等准备工作,扣棚膜宜早不宜迟。首先把棚膜按实际长度(包括山墙厚,外加2 m) 分上下两幅裁好。下幅宽按有效弧面总宽度(下埋40 cm,缺出40 cm 放风口)裁剪,上幅裁宽1.5~2.0 m (重叠下幅50 cm,后屋面用草泥固定80 cm)。东、西两侧固定在山墙上,上下两幅重叠处的膜边都要粘成筒,穿入压膜线固定,以便上下拉动。
1.3.5 摆放草帘
每捆草帘盖面宽90 cm,两帘之间最少要重叠10 cm 或以品字形式摆放。
1.3.6 水池施工
地基及周边要夯实,砂石要洗净,水泥比例要足,混合要均匀,做到不崩裂、不渗水漏水。
1.3.7 防寒沟施工
日光温室前10 cm 外挖宽50cm、深110 cm 的防寒沟,沟内用干草或麦衣填充,防止室内土温的传导。
1.3.8 粘结棚膜
用500~1 000 W 电熨斗粘结,下垫长2 m、宽5 cm 左右的光滑木板,棚膜接茬不小于5 cm。
1.3.9 建造耳房
耳房建在道路一边,门向南开。
1.4 地上式栽培槽建造
地上式栽培槽以温室地平面为准,在地面上用红砖建造。槽内径为48 cm、高20 cm(4层砖),槽长依温室宽度而定。栽培槽南北方向延伸,槽底南低北高,倾斜度为2~5 °左右,槽间距90cm。这种槽适合各种作物栽培。该槽建造成本较高,但效果较好。其缺点是槽内基质温度不稳定,晴天中午基质温度较高,比地下式栽培槽的基质温度平均高3~4 ℃;阴天基质温度偏低,一般比地下式栽培槽的基质温度平均低2~3 ℃。
 
2 基质配制
有机无土栽培基质的配制方法因条件而异,推广应用的原料类型较多,配方多样。天水市利用本地丰富的玉米秆、畜禽粪便和炉渣等原料,在国内现有基质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蔬菜品种多种基质配方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及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基质配方。该配方有机、无机基质质量比为6∶4,有机成分中玉米秸秆、牛粪、菇渣的质量比为1∶1∶1,无机成分中炉渣、河沙的质量比为2∶1。
 
3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早熟、中小果型、不易裂果、耐贮运、优质高产的西瓜品种,如金冠、新金兰、富贵、小铃王。
 
4 茬口安排
秋延后栽培于8 月下旬育苗,9 月中下旬定植,元旦前上市。早春茬栽培于1 月上旬育苗,2月初定植,“五一”节前上市。
 
5 定植
选择晴天定植。穴盘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杀菌消毒后分级,根据不同的茬口确定株行距,定植深度与原栽培面持平,边定植边浇水(水内配入适量移栽灵)。秋延后栽培采用“丁”字形双行交错定植,行株距均为45 cm,保苗33 000 株/hm2 左右;早春茬栽培采用丁”字形定植,行株距均为40 cm,保苗37 500 株/hm2左右。植株距槽边10 cm,定植3 d 后在滴灌带上覆膜。
 
6 定植后的管理
6.1 水肥管理
根据西瓜的生长规律和需肥特点,要求底肥充足,而追肥量适当减少。定植前将2/3 的肥料用作底肥,定植后适度控制水肥。灌水以基质表面见干见湿为主,阴雨雪天不灌水,保持棚内空气湿度55%~60%为宜。开花前期追肥1 次,每株追施5 g 有机生态专用肥;开花座果期严格控制水肥,待瓜坐稳后逐渐增加水肥,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有机生态专用肥10 g、三元复合肥5 g,并适量浇水;中后期每株追施有机生态专用肥20~25g,间隔15 d 左右追施1 次。
6.2 整枝
及时进行植株调整,采用单蔓整枝。在基部选留一条健壮的枝蔓,其余全部摘除,主蔓长至20~25 cm 时及时吊蔓,清除卷须。开花后清除过多雄花,选留第10~15 节位的雌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坐瓜,并作标识。瓜坐稳后留1 个长势快、瓜型正的瓜,其余均摘除。待瓜秧长至28~30 片叶时掐顶,利于果实膨大。瓜长至碗口大小时及时吊瓜。
 
7 适期采收
坐瓜后30~35 d 即达生理成熟,根据标识日期,准确判断成熟度,适期采收上市。早春茬栽培收获后,可利用平茬再生技术实现二次坐果。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