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麦秸原料的鸡腿菇高效栽培试验
唐利民1, 甘炳成1, 姜邻1, 蒋元继2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66; 2.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610066)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 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本试验拟通过筛选适合添加麦秸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鸡腿菇菌种, 并进行高效栽培配方的比较试验, 集成基于麦秸原料的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增加麦秸的处理途径,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麦秸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种
品种筛选菌种: 安大鸡(CK)、白鸡、鸡39、鸡3。
配方比较试验菌种: 安大鸡, 以上菌种由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提供。
配方比较试验菌种: 安大鸡, 以上菌种由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提供。
1.2 培养基配方
品种筛选配方: 棉籽壳20%, 玉米芯38.5%, 麦秸20%, 金针菇菌渣10%, 油枯7.5%, 石灰3%, 石膏1%。配方比较试验: 用麦秸替代大面积栽培常用配方中的谷壳和部分棉籽壳、玉米芯进行比较试验。通过生产调查和参考他人的试验, 确定将麦秸在配方中的比例控制在30%以内,设10%、20%和30%三档, 添加10%时替代配方中的谷壳; 添加20%时替代配方中的谷壳和10%的棉籽壳;添加30%时替代配方中的谷壳和10%的棉籽壳、10%的玉米芯; 以常用配方为对照, 详见表1。
1.3 试验方法
1.3.1 栽培管理
原材料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针对麦秸表面有蜡质层的特点, 麦秸需粉碎处理, 才有利于鸡腿菇菌丝分解利用。玉米芯先预湿, 再与其它原料混合, 加水混合至含水量65%左右。选择21 cm×43 cm×0.027 cm 的聚乙烯菌袋, 按常规方法装袋、灭菌、培养。6 月21 日接种, 7月13 日菌丝满袋后, 再经20 多天的后熟培养, 至8 月8日覆土, 8 月25 日开始采收。因为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所以选择了能控温控湿的气调房内进行。品种筛选和配方比较试验各设4 个处理(品种筛选以4 个品种为4 个处理, 配方比较试验以4 个配方为4 个处理, 其中配方A0为对照) 每个处理3 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1 m×4 m, 随机排列, 每个小区横卧排放84 袋, 覆土含水量为30%。
1.3.2 调查事项
1.3.2 调查事项
菌丝长势、生长速度, 现蕾时间、采收时间、产量、商品性状等。
2 试验结果
2.1 品种筛选
鸡腿菇4 个品种的菌丝长势没有差别, 生长速度相同, 均为0.68 cm·d-1。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商品性状等均一致。产量统计见表2。白鸡的产量最高, 3 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均比对照高, 但各品种的产量在P<0.05 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说明4 个鸡腿菇菌种都具有分解利用麦秸的能力, 可以用麦秸部份替代常规配方中的棉籽壳、谷壳等原材料栽培鸡腿菇。
2.2 配方比较试验
4 个处理的菌丝长势没有差别, 生长速度相同, 均为0.68cm·d-1。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商品性状等均一致。产量统计见表3。处理1 即用10%的麦秸替代配方中10%的谷壳产量最高, 与对照和处理2、处理3 在P<0.05 的水平上差异显著; 处理3 产量次之, 处理2 产量低于对照,但两个处理与对照在P<0.05 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2.3 效益分析
2.3 效益分析
以当时主要原料和鸡腿菇的市场价格计算, 棉籽壳2300 元.t-1, 谷壳390 元.t-1, 玉米芯1 000 元·t-1, 麦秆800元·t-1, 鸡腿菇10 元·kg-1。用10%麦秸替代大生产常用配方中的谷壳, 原料成本增加, 鸡腿菇产量也增加, 综合分析每小区可增收11.46 元; 用20%、30%的麦秸替代大生产常用配方中的棉籽壳、谷壳、玉米芯等原料栽培鸡腿菇, 虽然增产效果不明显或稍微减产, 但是可以降低原料成本, 从而增加经济效益5.96 元和11.64 元, 见表4。麦秸用于栽培鸡腿菇后, 农户通过收集、转运、出售麦秸等业务都将获得收益, 同时减少了麦秸乱堆乱放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了生态效益。
3.1 鸡腿菇菌种在用麦秸部分替代棉籽壳、玉米芯、谷壳等原料的配方上, 菌丝长势一致, 生长速度相同, 鸡腿菇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商品性状等均一致。参试品种产量均比对照高, 但差异不显著。说明鸡腿菇菌种具有分解利用麦秸的能力, 可以在配方中添加部分麦秸栽培鸡腿菇。
3.2 配方比较试验中4 个处理的菌丝长势一致, 生长速度相同, 鸡腿菇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商品性状等均一致。添加10%麦秸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但原料成本有所增加; 添加20%和30%麦秸的处理, 虽然增产效果不明显,但是降低了原料成本。综合分析经济效益都高于对照。因此用10%~30%的麦秸部分替代大生产常用配方中的棉籽壳、谷壳、玉米芯等原料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 有利于麦秸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2 配方比较试验中4 个处理的菌丝长势一致, 生长速度相同, 鸡腿菇现蕾时间、采收时间、商品性状等均一致。添加10%麦秸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但原料成本有所增加; 添加20%和30%麦秸的处理, 虽然增产效果不明显,但是降低了原料成本。综合分析经济效益都高于对照。因此用10%~30%的麦秸部分替代大生产常用配方中的棉籽壳、谷壳、玉米芯等原料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 有利于麦秸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对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3 本次试验由于是夏季在具有调温调湿设施的出菇房内进行, 所以只采收了一潮菇进行分析。自然条件常规栽培情况下, 添加麦秸将对二潮、三潮菇的效益产生什么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试验。